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68篇
综合类   102篇
水路运输   39篇
铁路运输   41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6车道的西安咸阳机场高速公路排水性路面经过了6年的运营,路用性能依然良好.2009年建成通车的8车道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也采用了排水性路面,但因其路幅更宽,且在近7 km的渭河特大桥上铺设排水性路面,与以前的排水性路面相比有明显不同.本文针对两条排水性路面的技术参数进行深入研究,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2.
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除了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合理配置机械设备、严格施工工艺外,施工组织与管理极为关键.结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建设实践,总结了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与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43.
为优化区域交通网络中各信号控制器的配时方案,利用递推最小二乘算法(RLS)和同时扰动随机近似(SPSA)算法,由检测器流量估计DynaCHINA动态网络交通仿真与分析系统的动态OD矩阵,输入并标定各路段的速度-密度模型参数和饱和流量,获得网络状态的准确估计,包括各路段的速度、密度、流量、队列长度等;在此基础上,利用SPSA算法优化各信号控制器配时参数,包括各信号控制器的周期、相位差和绿信比,使得网络中车辆的平均旅行延误、队列长度、或交叉口通过量等指标最优. 针对实际路网的测试表明,本文的参数标定方法可以获得准确的检测器流量估计,结果明显优于Ashok K的动态OD矩阵与检测器流量估计方法;与现有的基于Synchro信号配时优化软件获得的结果相比较,该方法可较大幅度缩短车辆在路网中的平均旅行延误,并可推广应用于更复杂的区域路网的信号控制参数优化等场合.  相似文献   
44.
从磁流变耦合轮对的工作原理推导出了转矩与控制电流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磁流变耦合轮对的PWM快速控制方法,设计出了磁流变耦台轮对的控制器,建立了控制电流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表明,磁流变耦合轮对线圈的参数对电流驱动器的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5.
对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污染物的组成和危害进行了分折,并介绍了预防油液污染的具体措施和测定污染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采用有机半导体材料铜酞化氰和肖特基形栅极静电感应三极管结构制作有机薄膜三极管并对其电气特性进行了测试评价.制作的肖特基栅极有机SIT与MOSFET相比导电沟道长大幅缩短,而且通过适当的梳状电极结构设计,获得了良好的动作特性.有机SIT的动作特性与栅极偏压和梳状栅极的结构有很强的关系.  相似文献   
47.
党军鹏  孙小潍 《船舶工程》2020,42(S1):402-404
船舶舱室透气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尤其在特种运输船舶的设计中,通过对几种通常采用的透气方式进行走向,布局分析,结合在实际应用和透气系统本身的工作原理及规范要求研究,总结出各种方式的优缺点,为后来类似项目设计提供可参考和借鉴的依据,使设计优化,系统运行顺畅。  相似文献   
48.
通过分析番禺气田珠海终端工艺管线涂层类型、涂层缺陷,根据涂层所处的腐蚀环境以及原始设计规范要求,结合影响涂层寿命的4个因素,对整个工艺管线按区域进行了涂层厚度检测与失效统计,评估了工艺管线外涂层的整体状况,分析了涂层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终端管线外涂层存在缺陷,涂层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而焊缝及法兰出现的腐蚀主要由管线内外腐蚀环境、涂层质量及表面处理质量不好所致.  相似文献   
49.
早在1985年以前,我国各港口使用的翻车机全部是适应列车解体作业的。1986年秦皇岛港建设煤三期时,首次引进不解体单元列车作业的方式,即每一单体车厢的一端设计成可旋转车钩,通过合理设计翻车机的旋转中心,使跟随翻转的列车车钩运动轨迹落在限界允许的范围之内。这样,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50.
确定合理的高铁车站接车进路长度对压缩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构建满足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高铁车站接车进路长度计算模型,提出了接车进路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由线路限制速度、站前坡坡度、制动力使用系数三因素(简称三因素)所确定的车载设备监控制动距离内列车运行时间。然后,通过对常见的线路限制速度、站前坡坡度、制动力使用系数取值下的车载设备监控制动距离内列车运行时间进行牵引计算仿真,并运用三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三因素的影响显著度,得到了线路限制速度、站前坡坡度对高铁车站接车进路长度影响显著的结论。最后,基于高铁车站接车进路长度计算模型,得到了一组指定到达追踪间隔下的高铁车站接车进路长度表,为高铁车站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