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篇
  免费   78篇
公路运输   218篇
综合类   283篇
水路运输   183篇
铁路运输   157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文中分析了我国港口为海员提供岸上福利设施和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海员俱乐部是为海员提供岸上福利设施和服务的最佳载体的可能性,给出了保障海员获得岸上福利设施和服务应采取的措施和履约建议。  相似文献   
62.
公路运输效率高低是衡量公路运输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然要求公路运输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发展模式.本文从投入和产出两个层面建立公路运输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DEA方法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定量测算公路运输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采用31省份的投入产出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半数省份DEA有效,公路运输综合效率存在较明显的地域差异;2/3的省份达到规模效益递减或不变,增加要素投入对提高综合效率不具积极性;资源投入过度、要素使用效率低下是导致运输效率不高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公路运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3.
首先,分析了上海港港口集疏运现状,并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上海港口未来年集装箱货运量进行预测;其次,结合上海港历年的进出口集装箱比例及上海港总体规划,预测未来年进出口集装箱量比例及未来年外高桥港区和洋山港的集装箱分担比;再次,针对未来年产生的集装箱货运需求,着重分析未来年集装箱货运对上海疏港道路(主要为北部过江隧道、东海大桥)的交通影响;最后,借鉴日本成田机场原木物流园区的货运组织方式,提出在沪宁和沪杭方向分别设置一个货运集散点,作为集装箱拆拼箱作业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4.
广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广州市快速公交(BRT)运营一年来的实施效果,评估其对出行者、城市和交通发展的影响,开展影响评价研究.提出了BRT影响评价层次分析框架,分别从客流量、服务水平、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五个层面分析了广州市BRT的实施效果.评价分析结果证明:BRT开通运营后,乘客出行时间明显缩短,公交运行速度和准点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5.
针对混合交通流中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CAVs)和人工驾驶车辆的交织干涉问题,本文在传统交通流统计理论模型和一阶连续介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智能驾驶员跟驰模型(Intelligent driver model, IDM)和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模型(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CACC),构建人工驾驶车辆和CAVs的混合交通流偶发拥堵演化模型,探索CAVs混入和诱导干涉措施对混合交通流偶发性拥堵传播规律的影响。实验选取重庆市华陶立交至巴南立交路段为路网原型,对CAVs不同渗透率( Pc )下的路段拥堵演化情况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CAVs渗透率越高,混合流流量、占有率和速度的改善情况越显著,但只有当 Pc ≥ 0.2 时,网联车辆对拥堵消散的改善效果才较为明显;Pc ≤ 0.8 时,干涉措施下,拥堵消散状态的持续时间约为不采用干涉措施的 50%;当 Pc = 1.0 时,网联车辆的通行能力是纯人工驾驶交通流的2.34倍;分别在非干涉措施和干涉措施下计算拥堵评价指标,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最大相对误差在5.38%之内,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成果对疏散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朱德庆  李涛  姚剑  段云生  段春鹏 《隧道建设》2020,40(Z2):216-224
隧道施工现场采集的结构、地质、施工信息碎片化严重,缺乏统一组织手段,分析利用难度大,隧道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水平有待提高。为支撑隧道工程施工信息化,对施工数据进行标准化定义,开发数据标准化工具,以支撑施工期异构数据统一组织应用。针对BIM技术在设计与施工中难以落地、工程数据难以集成的问题,研究多尺度BIM模型建立方法,并以里程为索引,集成地质、进度、设计方案等信息,实现施工数据统一管理与可视化。基于动态更新的施工现场数据与轻量化BIM模型,建立以集成信息模型为核心,桌面端、网页端与移动端应用综合服务的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全面施工决策信息,动态评估施工风险,保障工程效率与安全。经云南老营特长公路隧道工程实践验证,本系统基本满足信息化管理需求,对隧道工程信息化管理及BIM技术的工程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7.
68.
当下我国有关民事诉讼构造的研究,从路径上看大致可归入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思维模式下。但是这两种思维模式曾经遭遇的论证困境,前者如所谓明希豪森困境,后者如休谟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此种困境,也体现在我国有关民事诉讼构造问题的研究中。为解决或者说避开上述困境,可以考虑借鉴哈贝马斯在其交往行为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法律商谈理论的论证路径,也就是以参与者的共同理性选择,作为建构正当程序的终极依据。  相似文献   
69.
基于某大功率农用柴油机,对燃烧室不同缩口尺寸下柴油机缸内燃烧和排放规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发现:减小缩口尺寸可以增大缸内湍动能,有利于缸内燃气混合,促进缸内流动;减小缩口尺寸,缸内压力减小,但缸内最大压力变化不大;缸内温度则随缩口尺寸的不同而略有变化,在燃烧室结构中设置缩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燃烧过程,但缩口尺寸并非越大越好;对于不同缩口的燃烧室,发火时刻缸内速度场基本相同,上止点处速度场随着缩口直径的减小略有增强,当燃烧进入到缓燃期,对于缩口直径较小的燃烧室,燃烧速率迅速下降;随着缩口直径的减小,缸内NO_x最大生成量先增大后减小,而炭烟最大生成量先减小后增大;排气门打开时刻,NO_x排放先增大后减小,炭烟排放则呈锯齿形上升;热效率随缩口直径的减小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70.
脂肪组织的本构模型和力学性能对研究肥胖人群的碰撞损伤具有重要意义,但往往不同文献中得到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因此,脂肪组织生物力学性能及材料属性仍有待深入研究。从脂肪组织的压痕试验、拉伸与压缩试验、剪切试验等力学试验方面综述了脂肪组织生物力学性能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介绍了有限元分析中常用的脂肪组织材料本构模型,分析了脂肪组织生物力学性能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为脂肪组织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