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85篇
综合类   45篇
水路运输   39篇
铁路运输   25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洪电  陈坤  程涛 《摩托车技术》2013,(11):45-52
面对发展中国家越来越严峻的空气污染状况,正在积极制定、颁布更加严厉的小型发动机排放法规和标准。目前,怠速空气控制阀(IACV)与电子燃油喷射(EFI)组合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发动机汽车市场的尾气排放中,这种组合同样也被认为是有助于降低小型发动机尾气排放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2.
基于交通需求的城市用地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用地是引发交通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有效协调其与交通的关系有利于缓解交通拥挤。为使城市规划之初就能充分考虑到用地对交通系统的影响,从二者所关联的交通需求出发,采用系统分析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类城市用地的交通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并以交通需求的时空特性为依据对城市用地进行了时间分类和空间分类,以充分体现各类用地的交通需求属性,从而对现有城市用地的分类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73.
针对多轴重型特种车辆存在的偏载问题,为了减小偏载对静态姿态以及转弯行驶稳定性的不良影响,设计一种交叉互连油气弹簧.从液压原理方面分析了交叉互连油气弹簧的抗侧倾作用,通过悬架侧倾角刚度推导和仿真,验证了交叉互连油气弹簧具有良好的抗侧倾特性.将油气弹簧进行装车试验,通过静载工况、转弯工况的实车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交叉互连油气...  相似文献   
74.
赣江公路大桥钢箱梁吊装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赣江公路大桥钢箱梁吊装为例,介绍悬索桥钢箱梁吊装过程中的关键控制技术,供桥梁施工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5.
徐君伟  李传习 《交通科技》2010,(3):17-19,22
提出了基于ANSYS正则振型的汽车、自锚式悬索桥空间振动的有限单元模型,以佛山平胜大桥车桥系统振动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编程序计算了不同车辆数目、车辆间距、不同路况以及不同车速时车流通过桥梁时车桥动力响应及冲击系数,所得结果可供自锚式悬索桥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6.
介绍喷绘贴膜工艺在客车行业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并说明彩图喷绘体系组成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2021年全国职教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中高本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是加快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文章针对中高本各层次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层次与岗位需求脱节问题、课程与职业能力发...  相似文献   
78.
一种多电平逆变器的分析方法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为了解决逆变系统中主开关低耐压值与电力系统中高电压值直接匹配的矛盾,多电平逆变器在大功率场合应用越来越广泛.提出并分析了五电平逆变器的思想和工作原理,提出了适用于五电平逆变器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并对其输出电压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79.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的内涵,体系建立的原则、程序,体系的组成及内容,体系建立和运行中需注意的问题,并用北京安全风险管理的典型案例说明体系建立和运行的过程。通过研究,旨在促进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的规范化,为其他地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0.
为了减小大型风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风剪切、塔影效应、湍流、偏航误差等因素引起的不均衡载荷,提出基于独立变桨的减载控制技术。通过传感器检测每个叶片的叶根载荷,利用Coleman坐标变换理论将叶根载荷变换为俯仰弯矩、偏航弯矩,经过两个PI控制器和Coleman反变换后,得到每个叶片桨距角的微调量,用以补偿风的不均匀引起的附加载荷。以5 MW风电机组为例,分别对集中变桨和独立变桨的控制技术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与集中变桨相比,独立变桨通过动态地调整每个叶片的桨距角,能明显减小由风切变、塔影效应和随机湍流等对风电机组造成的不平衡载荷,减小叶片轴承、偏航轴承、主轴、塔架等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的载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