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5篇
  免费   142篇
公路运输   566篇
综合类   679篇
水路运输   562篇
铁路运输   333篇
综合运输   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船舶电站自主创新现状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船舶电站自主创新对船舶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船舶电站发展现状的回顾,指出了自主创新的不足和强化自主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2.
在单层牯弹性圆柱管吸声覆盖层的基础上,发展了嵌入低剪切波波速包覆层即双层粘弹性圆柱管的吸声结构的理论模型.推导了轴对称波特征方程的低频近似解,并根据牛顿迭代法进一步计算精确解,为吸声覆盖层的低频性能快速预报提供基础.数值分析表明包覆层嵌入比例的增加、或者包覆材料剪切波速的减小能有效地改善低频吸声性能.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简要介绍了金属腐蚀的类型、危害,并对换热设备腐蚀进行调查,概括了腐蚀控制方法,并以骤冷塔冷凝器为例, 通过剖析腐蚀产生的原因,重点介绍了换热设备腐蚀破坏原因、防护措施及其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4.
介绍在多功能数据采集卡PCI-1710HG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基于管道汇泄漏检测的数据采集系统.系统的软件部分利用虚拟仪器LabVIEW设计,能够实现对管道流量和压力数据的高速采集、显示和存储,为实时监测管道的泄漏提供了基础.该设计方案已成功应用于管道泄漏监测,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5.
为有效满足BRT或轻轨系统的运行需求,提出在带有固定左转车道的繁忙通勤走廊中央设置一条BRT或轻轨专用车道用于双向运营的概念。由此产生了车辆相交问题,其相交空间设置于由左转车道产生的未利用或未被充分利用的道路中央隔离带。提供了公交车站和相交空间的概念设计可选方案和几何布局示意图,并考虑运行速度、发车间隔、相邻相交空间的距离及相交空间数量等条件,分析系统性能。为确保具有实用性,研究了系统在现有交通走廊上的可实施性。由于该系统具有利于TOD发展的潜力,也可作为未来发展两条专用车道系统的中间步骤。  相似文献   
106.
上海航道局为适应国内外疏浚市场的需要,提高企业设备能力,将一艘万吨级散装旧货轮成功改造成为12 000 m3自航耙吸挖泥船一新海象,现已作为长江口疏浚的主力施工船,发挥着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7.
机械端面密封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机械端面密封的动力学过程进行分解,建立了机械密封的运动模型,分析了机械密封环在外界干扰作用下密封环的振动特性,并利用Matlab编程对运动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得出了密封环振动过程中任意时刻的密封端面的液膜厚度分布、液膜压力分布、接触压力分布以及机械密封的泄漏量,并对密封环的稳定性和影响密封环振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8.
范浩 《水运管理》2009,31(10):14-16,19
为解决现有伶仃航道船舶双向通航能力规定制约大型船舶进出广州港通航效率的问题,特别是限制大型集装箱班轮进出广州港南沙港区的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建设发展,对伶仃航道的通航能力重新作出科学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吨级的集装箱船双向通航能力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适合目前通航环境下伶仃航道船舶双向通航能力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9.
设计制作试验台是为了对泥泵的主要部件“水密装置”在安装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水密装置”的安装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模拟轴的连接结构形式进行改进方案,消除了水封室水压对模拟轴的作用力,使整个试验台的转动要比原来的更平稳。  相似文献   
110.
长江口北槽航道回淤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针对2005年以来北槽深水航道回淤量增大且主要集中于中段的特征,系统分析泥沙条件和水动力条件等各类因素变化的影响,指出导致中段回淤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提出制定减淤措施方案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