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5篇
  免费   142篇
公路运输   566篇
综合类   679篇
水路运输   562篇
铁路运输   333篇
综合运输   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71.
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监管技术是保障内河航运系统安全、高效及绿色运行的关键。从态势感知、事件监视及组织优化这3方面阐述内河航运系统监管技术研究现状,总结技术发展沿革与趋势,分析监管技术存在的不足。研究表明:内河航运监管态势感知研究伴随先进信息感知技术发展做适应性进步,从利用海事雷达技术捕捉船舶物理表象特征,逐步结合数据挖掘方法融合多源信息向多船态势感知和智能感知方向发展;事件监视研究起初受限于传感器设备感知水平不足而主要面向事件后分析,结合先进传感器技术和智能技术,逐渐向事件中检测和事件前预测方向发展;组织优化研究主要包括船舶运行空间优化方案和时间优化方案的制定,未来组织优化模型需考虑航道突发事件的影响,有利于推进组织运行方案的实际应用,更好地服务于海事监管需求。提炼内河航运系统多模式一体化融合感知网、全息场景图及智能管控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面向未来新一代航运系统,探索内河航运平行监管模式,阐述内河要素物理及耦合关系平行建模和平行数据集建立与信息挖掘、平行监管及交互可视化等方面建设的核心内容,旨在采用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虚实闭环交互机制实现内河航运系统的高效运行,为内河航运系统监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972.
将交通配流理论运用到港口群集装箱集疏运系统中,以广义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换装与衔接,构建港口群集疏运系统交通配流模型,利用增量分配法和Dijkstra算法仿真求解,并以山东省港口群集装箱集疏运系统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当分配70%以下的集疏运总量到现有交通网络中时,运输成本上升缓慢;从分配80%的总量开始,区域运输成本急剧增加;至100%时,现有交通网已超负荷运行.通过增加建设中德龙烟铁路的集装箱运量或新建"中部铁路"能有效降低港口群集装箱物流总成本,分别达到2.24%和4.18%;若两条铁路同时运营,物流总成本可显著降低11.69%.  相似文献   
973.
974.
本文系统介绍了现有的主要车型识别方法,阐述了识别方法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比较了各种识别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现阶段比较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5.
用微波炉测定土的含水率,发现取样质量在30 g以下,在700W功率下烘干7~10分钟即可使土样完全干燥且准确性高,但不适宜于含有机质较高的土。为满足测试需要,应对微波炉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76.
为了有效解决在使用CC-AC复合式路面时出现反射裂缝的问题,对设置复合式应力吸收夹层(Interlayer Stress Absorbing Composite,简称ISAC)的复合式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及结构设计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根据断裂力学理论,重点针对低温不利情况,通过计算设与不设ISAC复合式路面结构最不利位置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了ISAC的防裂优势.  相似文献   
977.
城市信号交叉路口黄灯信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计算黄灯闪烁持续时间的方法和有关黄灯时间所造成困境区域的内容。通过运用车辆的动态特点的真实评估,研究当驾驶员面对黄灯信号时可能的选择,并结合困境区域的原因分析与数学描述,提出黄灯时间的计算模型。计算模型重点在于分析困境区域对于驾驶员的影响,并借由分析结果给出合理的黄灯时问分配安排。最后,对设置黄灯信号及现有交通条例的制定提出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978.
邵吉线改建工程坡头段路堑滑坡为小型滑坡.由于岩体间的相对变形运动,坡体被8条深大裂缝切割为6个变形块体,各块体变形运动特征差异较大,其中变形体的主体部分为2号;可将滑坡体的变形破坏模式总结为分体式右旋滑动破坏;坡体的失稳是三面临空的斜坡形态、遇水软化及易风化的地层岩性、近似顺倾的地层结构、持续降水作用以及路堑开挖应力释放等多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可以采用预应力锚索格构、锚杆格构、削坡处理、截排水、裂缝填埋、坡面植草相结合的复合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79.
针对沥青搅拌设备使用过程的问题,采用系统可用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介绍了进行可用度权衡需考虑的问题和详细步骤,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备选方案,比较后获得最优方案。简要介绍了利用最佳费用曲线模型对可用度与寿命周期费用间的综合权衡。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分析过程,由此论证了系统可用性方法应用到沥青拌和设备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0.
通过对寒区铁路路堑边坡冻融滑塌现象的调查研究,总结出路堑边坡冻融滑塌的表现形式,分析了冻融作用下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与土质边坡冻融作用滑塌机理。冻融作用产生的边坡滑塌与边坡坡率关系不大,防治冻融滑塌的措施应该从滑塌的原因、影响因素和滑塌机理入手,综合采用排除层间水,种植根系发达植物,轻型圬工护坡等建设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