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110篇
综合类   138篇
水路运输   102篇
铁路运输   41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1.
基于CCP协议汽车电控单元标定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CCP协议的基本原理、通信方式以及用于ECU标定的各种工作模式,讨论了一种基于该协议的汽车电控单元标定系统的设计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标定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多个汽车电控单元进行在线标定,并可以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的定制功能,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开发中将能得到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2.
以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某站为例,详细阐述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铁车站土建竣工交付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应用.阐明了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创建点云模型的工作流程,提出点云模型和基于施工图建立的建筑信息模型分析比对的步骤和方法.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使竣工交付模型与现场保持一致性,便于机电设备的高精度安装,也为后续的长期维...  相似文献   
113.
通过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对三峡上游建库前后重庆河段的泥沙淤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游无库情况下,由于重庆河段在汛后蓄水期水位壅高,挟沙力下降,原有的汛末走沙规律将受到破坏,将造成水库运用初期的累积性淤积。随着水库运行时间的增长,部分浅滩河段将产生碍航问题。上游建库后,由于上游来水挟沙能力富余,在水库蓄水100年内,重庆河段长江干流呈现冲刷趋势,但支流金沙碛河段的淤积情况和上游无库时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14.
本文从可靠性概念出发,对沪东造船厂建造的42000吨散货船甲板角隅结构疲劳强度进行安全评估。评估中考虑了疲劳数据的离散性、应力分析的误差以及波浪载荷的随机性等不确定因素,结果表明,该船甲板角隅的疲劳可靠性水平在0.98以上,即失效概率小于0.02,较好地反映了该船的实际情况。该评估方法也可用于集装箱船甲板大开口疲劳安全评估。选择合适的可靠性水平,保证角隅恰当的疲劳强度,避免角隅疲劳裂纹的产生,对集装箱船结构安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5.
通过对长江干线上船舶(船型)现状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影响了长江干流水运的发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发扬国内有利条件,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可很快实现。  相似文献   
116.
现行评价集料与沥青粘附性好坏的水煮法主观性大,导致产生的误差大。采用4种试验方法分别对石灰岩、砂岩、花岗岩和玄武岩与沥青的粘附性进行试验,比较每种试验方法测得沥青剥落率的大小。试验表明,NAT法能较好评价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  相似文献   
117.
甘光元  蒲东 《高速铁路技术》2022,13(2):53-56,66
花岗岩是地球表层放射性元素主要载体之一,其放射性与岩石酸碱度、形成时代、成因类型等相关,但并非所有花岗岩都具有放射性,仅某个亚属存在放射性超标现象.西部地区某在建花岗岩质隧道围岩与放射性花岗岩亚属具有较大的相似度,且隧址位于可能产生氡气外溢的深大断裂缝,放射性超标的可能性较大.本文结合放射性核素检测、孔内 γ测量及氡气...  相似文献   
118.
高地应力深埋层状围岩隧道非对称变形受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迪  陈子全  甘林卫  代光辉 《隧道建设》2018,38(11):1813-1821
为深入研究高地应力层状围岩中隧道和支护结构的非对称变形受力特性和机制,以绵茂公路篮家岩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层理角度和地应力方向下隧道变形、钢拱架应力以及二次衬砌弯矩和轴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1)层状围岩中隧道结构受力的最不利位置常出现在层理面法向方向; 2)隧道的非对称变形机制在于地应力对层理面产生的法向挤压作用和切向滑移作用,当层理面角度缓倾时,隧道拱顶和拱底承受较大挤出变形,当层理面角度陡倾时,地应力方向与层理面夹角越小,隧道衬砌在主应力作用位置产生的滑移变形越大。最后,根据层状围岩隧道变形和衬砌受力特征,提出合理的支护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19.
120.
为了开发一种高密度实时监测技术,用于及时了解隧道开挖面前方地层的变形情况,在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的已有成果基础上,采用模型设计、室内试验与应用工艺验证的方法,研究开发一种用于土质隧道围岩超前位移监测的方法,得出监测力学模型与监测方程,提出传感器的制作与标定、布设与安装,系统集成与实时监测的工艺技术.研究成果在工程实践应用中得到了验证,取得了初步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