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257篇
综合类   182篇
水路运输   179篇
铁路运输   118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An upper-bound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plate tearing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n upper-bound solution is derived for the problem of the tearing of a metal plate by a rigid wedge. These newly proposed formulas, with no fracture parameters being used, provide an explanation to the problem of plate tearing, which is a phenomenon that occurs in the process of ship grounding.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proposition of a new kinematic model. Based on the fact that in many experiments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cracks extending ahead of the wedge tip, this new kinematic model assumes no separation between the wedge tip and the crack tip in the plate. Another characteristic of this model is that out-of-plane deformation is assumed for the region around the tip, which correlates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Rupture of the metal plate is assumed to occur ahead of the wedge tip due to ductile failure. In the case of longitudinally stiffened panels, an equivalent plate thickness is employed to take the effect of stiffeners into consideration. From comparisons of calculations with exist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is clear that the present upper-bound solution is effective in predicting resistance force and energy absorption in the process of plate tearing, and that it can provide predictions that are close to those obtained from empirical formulas and from the theoretical formulas of Wierzbicki and Thomas, who assume that cracks run ahead of the wedge tip.  相似文献   
92.
该文在考虑材料动态参数基础上,借助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动态分析的手段,计算了不同车速下路基竖向附加应力,并与静态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材料动态参数下,路基内部及顶面竖向应力动态分析值分别高出静载下计算值8%与10%;低车速下路基竖向附加应力偏高;动态分析时间点的选取对附加应力值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3.
在低气压模拟试验台上进行了高压共轨柴油机模拟海拔5 000m环境的全因子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转矩、燃油消耗率和排气温度的含4次交叉项的4阶多项式回归模型,其模型拟合残差率的绝对值均值分别为0.171%、0.140%和0.223%,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获得了最佳喷油参数,实现了高压共轨柴油机基于模型的标定.  相似文献   
94.
设计了面向规模示范运营的新能源汽车远程监控系统.为该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视图-控制器(MVC)模式的程序设计方法,解决了新能源汽车规模示范运营所面临的大量汽车实时运营参数监控收集、车辆管理和示范运营展示等问题.该系统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投入使用,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维护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5.
一种新型水下管道连接器的结构设计与优化(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basic configuration of a new type of subsea pipeline connector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press-fitting principle,and a parametric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created using APDL language in ANSYS.Combining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optimization technology,the dimension optimization aiming at obtaining the minimum loading force and the optimum sealing performance was designed by the zero order optimization method.Experiments of the optimized connector were carried out.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ptimum structural desig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indicators of the minimum loading force and sealing performance of the connector.  相似文献   
96.
对客船上的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来自室内的挥发性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以及来自室外的固体颗粒物.对纤维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静电过滤器、紫外线灯和光催化净化器等5种空气净化设备进行介绍,并分析空气净化技术在客船空调通风系统(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HVAC)...  相似文献   
97.
在节能减排、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许多国家正在积极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轮毂电机驱动是现代电动汽车驱动方式的一个发展方向。文章主要通过对轮毂电机驱动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分析其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出目前轮毂电机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并指出了轮毂电机技术的趋势。  相似文献   
98.
电渗联合真空预压处理软基设计方法目前尚不够系统和全面, 限制了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针对夹砂层软土地基电渗联合真空预压处理设计, 提出了可压缩排水电极设计方法, 电源与供电线路设计方法, 真空封闭及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和工期与沉降预测方法, 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成套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9.
船用轴带无刷双馈发电机标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在船用轴带发电系统中使用标量控制进行无刷双馈发电系统控制的可行性。首先利用闭环标量控制策略的对无刷双馈电机的发电状态进行仿真分析。然后对一台64 kW无刷双馈电机进行独立发电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在普通标量控制的基础上应用一种基于自适应PI的控制策略,通过检测无刷双馈电机的实时工作状态,选取合适的PI参数进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电机可以在特定船舶轴速范围内空载或带载保持发电稳定。  相似文献   
100.
低温、钾通道开放剂停搏对幼兔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钾通道开放剂(PCOs)取代传统的高钾用作停搏剂时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以及低温与PCOs之间的关系。方法32颗未成年(14-28 d兔龄)兔心进行Langendoff模型缺血/再灌注研究:对照组(C组,n=8),改良St.Thomas液灌注心脏停跳,15℃保存;实验Ⅰ组(T1组,n=8),单纯低温心脏自然停跳,15℃保存;实验Ⅱ组(T2组,n=8),4℃Pinacidil(50μmol/L)液灌注停跳,15℃保存;实验Ⅲ组(T3组,n=8),37℃Pinacidil(50μmol/L)液灌注停跳,37℃常温保存。观察缺血前后心功能(左心室收缩峰压、舒张末压、最大压力变化速率)、冠状动脉流量、生化指标、心肌含水量、心肌超微结构等的改变。结果T2组左室功能和冠脉流量的恢复均优于另外3组(P<0.01),而在左室收缩功能的恢复方面,T1组优于C组(P<0.05),T1组与T3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再灌注后心肌酶外漏及超微结构改变以T2组最为轻微,T3组最重;心肌含水量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Os超极化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明显优于高钾停搏液;单纯低温即能对未成熟心肌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低温与超极化停搏之间的作用互相增强,但高钾去极化停搏削弱低温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