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347篇
综合类   306篇
水路运输   237篇
铁路运输   239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81.
A growing base of research adopts direct demand models to reve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ransit ridership and influence factors in recent years. This study i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affecting rail transit ridership at both station level and station-to-station level by adopting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and multiplicative model respectively, specifically using an implemented Metro system in Nanjing, China, where Metro implementation is on the ris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clude factors measuring land-use mix, intermodal connection, station context, and travel impedance.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proves 11 variables a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Metro ridership at station level: population, employment, business/office floor area, CBD dummy variable, number of major educational sites, entertainment venues and shopping centers, road length, feeder bus lines, bicycle park-and-ride (P&R) spaces, and transfer dummy variable. Results from multiplicative model indicate that factors influencing Metro station ridership may also influence Metro station-to-station ridership, varied by both trip ends (origin/destination) and time of day. In comparison with previous case studies, CBD dummy variable and bicycle P&R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o explain Metro ridership in Nanjing. In addition, Metro travel impedance variables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tation-to-station ridership, representing the basic time-decay relationship in travel distribution. Potential implications of the model results include estimating Metro ridership at station level and station-to-station level by considering the significant variables, recognizing the necessity to establish a cooperative multi-modal transit system, and identifying opportunities for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82.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图的相对结合数rb(G)与图的结构的关系,主要得到有关rb(G)=n-6和rb(G)=4-n时的结果。  相似文献   
283.
为推广减振板在汽车前围板上的应用,选用了以DC06冷轧板为基板的减振板,以某车型前围板为试制对象,综合进行了力学试验、冲压试冲、点焊试验、拔洞试验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减振板的力学性能与普通汽车用钢板无明显差异;产品设计选型时采用简单平直结构翻边可有效规避冲压时弧度结构翻边而产生的易分层问题;如采用工频焊机需对减振板上下面添加导电旁通来提高导电性,采用中频焊机则不需添加导电旁通,但要使用混合功率模式或双脉冲恒流模式的焊接工艺参数来提高导电性;工频焊接与中频焊接的焊接工艺参数均可形成有效熔核。在此工艺条件下,减振板可用于汽车前围板的应用。  相似文献   
284.
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铁路旅客站房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铁路旅客站房建筑特点及空调系统特点的分析,结合蒸发冷却空调技术节能环保、高效的特点,分析各种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在不同地域的适应性和设计方法,重点对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系统,在铁路旅客站房中的应用按不同季节的运行工况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将蒸发冷却这项"绿色空调"技术的应用扩展到中湿度地区,为今后中低湿度地区站房空调系统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该技术的应用对减少站房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低空调系统运行能耗具有重要意义,符合"绿色站房"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85.
对Ⅱ型轨道板打磨量的形成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减少打磨量的控制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打磨效率。  相似文献   
286.
电力机车速度不断提高导致弓网电弧加剧,已经严重制约了高速铁路的发展.本文从受电弓的结构和滑板材料角度阐述国内外电力机车减小弓网电弧危害的现状以及发展,并分析了受电弓滑板的发展趋势.最后从电气角度分析了弓网电弧的产生机理,指出在现有的机械手段的基础上还应结合弓网电弧的电气特性进行研究,从而找到抑制和消除弓网电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7.
同步数字序列(SDH)已逐渐成为中国传输网应用的主要技术,SDH系统的网络管理和告警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对几种告警相关性分析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88.
阐述了地铁建设中引入设备监理的必要性。介绍了在地铁建设中对设备监理的要求,论述了设备监理在设备采购、制造、运输、安装调试等阶段所承担的服务任务和应发挥的作用,以及业主方在监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89.
随着船舶技术的发展,现代船舶对船用隔离器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即船用隔离器系统应同时具备低频减振和高频抗冲击的能力,这是传统的船用减振器系统所无法做到的.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船用隔离器系统,该系统由钢丝绳弹簧和磁流变阻尼器相并联组成.文中对该船用隔离器系统的减振和抗冲击性能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减振试验的激振力频率为1-15Hz,力幅为2.94.11.76kN;冲击试验的最大冲击输入加速度为20g,脉宽为10ms,减振试验和冲击试验均采用MTS液压加载系统来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船用隔离器系统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使用了MR阻尼器后系统得共振峰值被明显的削弱;在冲击试验中,冲击响应的衰减速度随着MR阻尼器的阻尼增加而明显加快,但是MR阻尼器再冲击瞬间的出力特性明显与低频振动情况下不同,MR阻尼器的出力表现为受控制电流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90.
路面平整度是影响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反映道路综合质量指标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们乘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平整度能直接反映高速公路通车后的整体效果。路面的不平整分纵向和横向,纵向主要表现为坑槽、波浪,横向主要表现为车辙和隆起。尽管目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严格,但有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通车1年。2年或3年-5年后,路面的平整度都有明显下降,影响行车安全、车速及舒适性。因此,认真分析探讨影响高速公路平整度的因素,提出、改善和提高平整度的技术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