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0篇
  免费   279篇
公路运输   942篇
综合类   1077篇
水路运输   738篇
铁路运输   572篇
综合运输   8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 毫秒
71.
交通信号控制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多种交通信号控制器之间的不兼容问题。为了实现交通信号控制器之间以及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本文结合XML的发展,在NTCIP应用层上提出了SignalML信号控制标记语言,用来统一描述、包装、存储以及传递信号控制数据的格式,便于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内部以及控制系统与其他外部交通系统之间可以基于这一标准方便地进行信号控制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本文尝试建立了SignalML的结构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在北京市交通信号灯试验平台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72.
变带速干线协调控制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以绿波带宽度为目标函数、以时差为决策变量的变带速干线协调控制的数学模型。模型中以各交叉口可以为绿波带提供的绿时最大为分解目标,以各交叉口间上下行实测自由行驶时间代替以平均车速计算的交叉口间行驶时间,大大地提高了绿波控制的效率。  相似文献   
73.
公路超载超限检测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公路运输中的超载超限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种固定式超载超限检测系统。该文介绍系统的主要组成、系统特点、技术路线等。对控制系统中串行通信的硬件组成及接口方式进行分析,重点论述了在Windows环境下,使用VB利用MSComm控件实现系统中串行通信的一般步骤和实现方式,较为详细地给出了公路固定超限检测系统中基于PC机的使用VB编制的控制程序。  相似文献   
74.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Pumplinx模拟鱼雷发动机中三组元比例控制器的内部流场,分析计算中不同压差情况下对比例控制器性能的影响,以及叶片与定子间间隙大小对于比例控制器性能的影响,同时对不同叶片数目下性能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比例控制器为被动旋转马达结构,其转速和流量均随时间呈周期性脉动变化,随着工作压差增大,转速脉动幅度基本保持不变,而流量和扭矩脉动幅值增加;随着间隙增大,泄漏量增大,但流量、扭矩、转速脉动幅值大幅降低,出口流量较为平稳;叶片数目增多后比例控制器转速降低、排量降低。由计算结果推断出目前比例控制器的最优叶片数目为4。本文可为进一步研究比例控制器精度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在前期设计的铁路货车智能化三层技术体系基础上,就其中雾平台技术开展研究,将雾平台系统整体设计为地面雾站中心和雾站终端节点两大部分,其中雾站中心包括车辆段雾中心节点和列检所雾中心节点;雾站终端节点包括各类手持机终端以及雾站显示操作终端,实现了智能化货车雾平台系统的主要功能.通过车辆厂区试验,测试验证了雾平台系统的可行性及稳定性,为铁路货车的智能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6.
针对深潜救生艇姿态控制系统中存在不确定扰动、模型参数摄动和建模误差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参数自适应的PID控制器,增强了控制器的鲁棒性,提高了控制精度,解决了深潜救生艇姿态控制的难题。该控制器以PID控制器为基础,参考滑膜理论,设计了补偿单元,对不确定项进行有效抑制。其中PID控制器的控制参数变化率及补偿单元的自适应估计均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推导得出。仿真和水池试验证明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鲁棒性,且控制器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77.
文章通过显微组织、显微硬度、电化学性能表征测试,分析了不锈钢车体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组织变化及性能差异,研究了钝化道次、移动速度等电化学钝化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耐蚀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焊接热影响区显微组织发生明显改变,显微硬度下降,表面耐蚀性明显下降,当以10 mm/s单道次钝化作业时,点蚀电位最高,耐蚀性最好,30天盐雾试验后,钝化处理表面未发现明显锈蚀.该工艺已在公司进行了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以某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对降速航行后的球鼻首进行优化。采用Catia建立船体三维模型,为了产生不同形状的球鼻首,选取球鼻特征参数来描述其基本结构;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抽样方法得到12组不同形状的球鼻首,提出运用非线性拟合能力较强的BP网络构建球鼻首参数和阻力系数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训练后的网络进行极值寻优。结果显示,优化船型的阻力系数显著降低,说明该方法对球鼻首的优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9.
孔子的人才观虽然产生于春秋时期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却揭示了人才的最本质内涵———"仁、智、勇"。三者作为人才内涵的核心三要素,形成一个内在的三角稳定结构,它能够持久地推动包括成才在内的人的生命境界的发展,因而具有超越时代和社会阶层的普适价值。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