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42篇
公路运输   170篇
综合类   159篇
水路运输   205篇
铁路运输   69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漆树槽隧道大拱段施工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采用新奥法原理施工时,利用围岩周边变形和拱顶下沉量的观测值可对隧道周边岩体内的应力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围岩稳定性以及支护的合理性进行监控,这对安全施工及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漆树槽隧道恩施端大拱段施工方案,介绍高速公路大跨度连拱隧道开挖、支护及监测技术,实现大跨度连拱隧道快速、安全施工,为工期提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2.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合成风方法研究某SUV汽车高速行驶遭遇比较危险强度侧风下的外流场分布并得到气动力(矩)及系数。该方法使乘用车高速行驶遭遇危险侧风情况下气动特性预测成为可能。为深入研究高速行驶侧风作用下乘用车气动特性以及结合汽车操纵动力学对侧风稳定性进行动力学仿真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33.
为探索地场温度对湿喷桩成桩质量的影响,自行研制了地场温度现场测试系统,并开发了湿喷桩大型室内相似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了湿喷桩桩长范围内地场温度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和地场温度对湿喷桩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基16m范围内,地场温度以年为周期变化于12~20℃之间,气温是控制地场温度分布规律变化的主要因素,气温大于20℃时,地场温度随深度呈规则衰减趋势,在12~14m处趋于恒定;气温小于20℃时,地场温度随深度先增加然后递减,在12~14m处趋于恒定,拐点深度约为7m;地场温度变化对浅部湿喷桩强度存在较大影响,而7m以下,地场温度对湿喷桩强度影响较小,不同季节下湿喷桩强度差异不足3%。由此可见,地场温度是影响湿喷桩强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可以提高湿喷桩成桩质量。  相似文献   
34.
文章结合实例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的极限承载力进行研究,通过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钢管混凝土拱肋模型,施加平面内不对称荷载,分析钢管混凝土拱肋的极限承载力和抗弯性能,并和传统的弹性理论方法计算所得的拱肋的压弯屈曲性能进行比较,得出拱肋压弯屈曲的有限元方法。  相似文献   
35.
通过分析商用专用汽车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商用专用汽车市场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展望了商用专用汽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6.
IACS双壳油船共同结构规范中的高级屈曲评估方法,将“极限强度”概念的非线性屈曲理论引入到规范技术标准的实践应用中,有力地推动了现代船舶结构设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高级屈曲评估方法的理论背景和在规范中的实际应用准则作一技术性论述,并介绍了CCS研发的新一代智能化船体结构板格屈曲校核系统。  相似文献   
37.
介绍港珠澳大桥钢结构工程概况及其特点。钢结构制造阶段引入智能化的板单元组装和焊接示范生产线,在国内率先实现"车间化"桥梁钢结构总拼装和防腐涂装作业。采用大型龙门吊转运、大型浮吊吊装、精细化桥位连接技术等,可确保钢结构制造的质量、进度及安全。施工过程控制及检验结果证明,港珠澳大桥钢结构制造项目管理模式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8.
39.
自航耙吸挖泥船耙头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自航耙吸挖泥船耙头疏浚饱和硬质土时的效率,根据模型相似的原理推导了耙头的局部模型试验方法,并通过该方法试验了不同位置高压冲水辅助下的挖掘效果,分析了垂直高压冲水和耙齿内高压冲水在耙齿挖掘中的作用,并根据两种高压冲水的作用机理,提出了沿齿面冲水的辅助挖掘新型式,进一步提高了耙头的挖掘能力和疏浚效率,同时降低了耙头的挖掘阻力.研究了耙齿对地压力、耙头吸腔密封度等因素的影响,并做出了调整和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耙头疏浚坚硬的黄骅港密实砂质粉土时,泥浆密度换算到原型耙头可达1.19t/m3,相对于国内现有耙头同类土质下的施工密度1.10 t/m3已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0.
港口粉尘污染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港口粉尘污染现状、常用防治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港口粉尘防治的前沿技术——防风网、煤筒仓、煤炭防尘水分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