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2篇
  免费   604篇
公路运输   2648篇
综合类   2764篇
水路运输   2544篇
铁路运输   1464篇
综合运输   27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327篇
  2021年   526篇
  2020年   360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398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591篇
  2012年   699篇
  2011年   710篇
  2010年   765篇
  2009年   740篇
  2008年   719篇
  2007年   726篇
  2006年   638篇
  2005年   476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以某时速350 km、16辆编组的双层动车组为研究对象,考虑车辆平衡对车辆布局进行优化,并对动车组除车体外的其他部件进行轻量化设计。建立车体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车体相关部位参数变化对车体模态的影响,优化车体结构,确定车辆整备状态下的模态频率。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列车布局方案及编组形式,相比于16辆长编组单层动车组,双层动车组的定员可提高31.8%;通过对动车组其他部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质量降低2.4 t;车辆整备状态下菱形模态振动频率可达10.318 Hz。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图像传感器输出的轨距左右偏移信号和左右高低偏移信号、加速度计输出信号和车体惯性平台输出的轨道倾角信号进行合成处理,得到准确的轨距和轨向测量结果。从理论上推导轨向的合成算法,对安装于轨距测量梁中心的轨向加速度计的响应进行重力和旋转运动修正后,与三角窗函数卷积运算,得到轨距测量梁中心横向位移的二阶差分,然后再通过二次积分和滤波得到左右轨向值。通过设计模拟低通滤波和相应的数字滤波器,实现了加速度滤波器的幅频响应与检测车速度无关,保证了系统的检测精度。对轨向加速度计测得的位移和摄像式轨距系统测得的位移进行比较,验证了系统测量原理和合成算法的正确性。经静态验证和现场试验,结果证明构架式轨距—轨向检测系统具有检测精度高、性能稳定和故障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93.
从桁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出发,利用两节点空间铰接杆单元有限元法,由节点模态位移推导出单元模态应变,提出采用损伤结构前后的单元低阶模态应变差作为桁架结构损伤定位的动力指纹,建立一种基于杆单元模态应变的桁架结构损伤定位方法.数值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在低阶模态测试自由度信息条件下,针对单处或多处损伤、支撑处损伤、轻微或严重损伤,以及多种损伤共存等不同损伤状况的桁架,均具有损伤定位的能力;并能根据损伤单元模态应变的差值确定出损伤程度;且在一定噪声水平下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适用于实际观测条件下的桁架结构损伤定位.  相似文献   
94.
在现场信号电源屏运用中,往往会因为电网电压的瞬间异常波动或波形中有尖峰脉冲干扰,而导致电源屏中器件的损坏。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元器件在电源屏中运用,该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绝大多数情况下,电源异常现象是偶然发生的,目前微机监测系统对输入电源的监测只能做到最快大约每0.1~1S测一个电压幅值,并不是波形。  相似文献   
95.
以深港西部通道深圳侧接线工程钻孔咬合桩施工中的经验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钻孔咬合桩围护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套管钻机的选择、原料选择及其数量控制标准、桩体垂直度控制、咬合厚度的选择和施工工艺流程等。特别对工程中出现的咬合桩通病及事故桩,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钻孔咬合桩成功解决了深厚软土中深基坑变形大、桩身弯矩大、基底易隆起等问题,有着良好的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6.
通过工程实例,研究了深水大直径超长桩基成孔施工技术,有效地预防了斜孔、扩孔、塌孔、缩径以及渗浆漏浆病害。对其它深水大直径超长桩基成孔施工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7.
钢桁梁腹杆插入式节点杆端应力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便于制造与安装,大跨钢桁连续梁桥往往在采用整体节点,腹杆与主桁节点连接时,腹杆插入节点板中,采用高强螺栓两面连接。由于仅连接杆件的两个面,另外一面(或两面)不直接承受节点板传递的荷载,必然存在剪力滞效应。通过建立钢桁梁腹杆的几种典型截面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两面连接腹杆端部的应力分布,从而掌握腹杆端头板件应力分布的规律并用于指导钢桁梁桥节点设计。研究结论:杆件端部最大正应力均发生在螺栓群末端;一般来说,杆件板厚越大,螺栓连接沿杆件长度方向的排数越多,最大正应力与名义正应力的比值越小;截面形式变化、板件厚度变化不会对最大剪应力的发生部位产生影响;杆件中部,截面应力趋于均匀,剪力滞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98.
唐蕾  张黎  李伟 《铁道机车车辆》2010,30(4):22-25,68
结合正在建设的组合式多机组交流传动互馈试验台,首先对试验台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及试验功能进行介绍,接着对互馈试验台控制系统和测试系统进行分析和总结。该试验台具有组合方便、控制灵活、通用性强、高效节能等优点,能为高速动车组和机车交流传动系统及其部件的研发和试验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99.
机车车轴磁粉探伤工序是制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序,对该工序的验收是当前机车验收工作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文章详细介绍了HXD1B型机车车轴磁粉探伤工序的验收。  相似文献   
100.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以马达和油缸双驱动车辆急加速的驱动方式。以某国产连续式捣固车工作小车行走为例,分析了此加速方式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和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针对在运行中作业小车驱动马达频繁断轴的现象,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和计算,并建立了AMESim仿真模型以对马达轴所受扭矩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缩短油缸的作用时间和在油缸入口增加阻尼孔的作用下,有效地防止了马达的启动冲击和功率寄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马达的寿命,并使此驱动方式的性能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