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6篇
  免费   564篇
公路运输   2337篇
综合类   2143篇
水路运输   1934篇
铁路运输   1192篇
综合运输   27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393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450篇
  2012年   540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619篇
  2009年   635篇
  2008年   611篇
  2007年   650篇
  2006年   596篇
  2005年   471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文章分析了橡胶粉混凝土在桥面铺装工程、路面降噪性能工程、抗冲击性和高阻尼性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指出橡胶粉改性水泥混凝土在抗裂抗震、抗冲击延性、降噪等方面相对普通混凝土有较大的优势,特别是其低密度、低弹模以及低噪音的优良路用性能,使其在城市高架桥与城市道路铺装工程中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文章结合324国道百色一平班公路大修工程实例,介绍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的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并通过和传统大修方案的比较,分析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社会经济效益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3.
文章基于对云南某隧道地貌与地质情况的分析,总结了该隧道区的水文地质特征,阐述了其地下水系统划分及特征,分析了地下水对隧道开挖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994.
发动机排气热量测量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排气热量测量方法,即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WD615柴油机排气热量,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有限时,采用直接测量法可以得到相对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5.
巧家拉分盆地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巧家盆地的性质、成因以及其演化过程,通过详细野外调查,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对巧家盆地展开了初步的研究. 首先基于详细的野外调查工作,掌握了研究区基本地质背景条件以及盆地表面的沉积特征;进而,对盆地中心区域进行了钻孔勘测,得到了盆地内部结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盆地结构特征,对其形成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巧家盆地为典型的拉分断陷盆地,主要受小江走滑断裂带的控制;盆地内部结构主要包括了5个地层层序,从下到上分别为古河流冲积层、昔格达组地层、静水沉积层、泥石流洪积层以及河流阶地,并解释了各层成因;首次发现在距盆地下游边界3 km处曾发生过大规模堰塞堵江事件;堰塞事件发生于距今3万年左右;初步推测该拉分盆地形成于第三纪晚期,后期又经历了断陷湖沉积、堰塞沉积、泥石流洪积以及河流冲积等作用;区域断块阶段、局部拉分断陷阶段、断陷湖相沉积阶段、堰塞沉积阶段、堰塞消亡阶段以及不均匀升降阶段为盆地形成的6个阶段,与盆地内部土层层序有较好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996.
大光包滑坡不连续地质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光包滑坡是2008年汶川地震触发的最大规模滑坡,也是世界上百年罕见的大型滑坡,引起国内外学者持续争论和广泛研究. 本文为研究地质构造对大光包滑坡影响,基于现场照片、遥感图及岩体结构面产状数据,首先开展大光包滑坡断壁、滑带及滑坡堆积体不连续地质特征调查,进而分析该不连续地质特征成因,进一步讨论强地震动、不连续地质界面组合及地下水对大光包滑坡启动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震前随大水闸背斜构造演化发育的断层、层间错动带及优势岩体结构面等不连续地质结构控制了大光包滑坡边界的形成和滑体堆积过程;汶川强震为这些不连续地质结构破坏提供了动力条件;地下水伴随着强震过程不连续地质界面贯通促使了大光包滑坡快速启动.   相似文献   
997.
为了研究浅源地震的诱发机制,基于室内三轴试验,对颗粒材料的粘滑震动特性进行了分析. 采用颗粒直径为0.6~0.8 mm的玻璃珠,在围压为30、60、100、200、400 kPa和600 kPa的条件下,以0.02 mm/min的轴向应变速率,开展干燥、密实玻璃珠的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偏应力主震和偏应力应变间距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除了初始压密阶段外,体变-应变曲线中所有体积的突然收缩均与粘滑震动有关;在30、60、100 kPa围压条件下,围压-应变曲线中出现较多尖而窄的波峰和波谷;在200、400 kPa和600 kPa围压条件下,围压-应变曲线中只有尖而窄的波谷;玻璃珠类颗粒材料发生粘滑震动过程中既有静摩擦也有转动摩擦;颗粒之间应力链的连续变形和破坏是引起颗粒粘滑震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98.
为探明盾构隧道同步注浆过程中管片壁后浆液压力不稳定变化的原因,通过对珠海马骝洲隧道工程进行现场测试及施工参数统计,获得了盾构掘进过程中管片外荷载的变化规律与注浆滞后时间;将盾尾视为充满高压液体的密闭容器,盾构推进视为改变容器的边界条件,推导了盾尾体积应变与浆液压力的关系式;并用钱江隧道及Sohpia隧道的监测结果对其适用性进行了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同步注浆过程中管片壁后浆液压力不稳定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浆液注入口压力的波动变化,管片脱离盾尾过程中浆液的扩散及施工过程中同步注浆相较于盾构行程的滞后效应;马骝洲隧道注浆相较于盾构推进的平均滞后时间为86 s,当盾尾间隙体积变量为1 × 10–4时浆液压力变化值达到了0.218 MPa,盾构机从静止到掘进的短时间内滞后效应会使管片壁后浆液压力急剧降低的现象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99.
为了研究钢纤维体积含量和锈蚀程度对结构强度和变形的影响,通过自行编写Python脚本文件,对ABAQU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钢纤维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基体中的大批量随机乱向均匀分布;在此基础上研究了UHPC带缺陷锈蚀模拟方法,进而探索了钢纤维锈蚀的等效方法;最后以UHPC梁四点抗弯试验为例,对UHPC细观力学分析方法、锈蚀的模拟方法和等效手段进行了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当纤维体积含量为2% 时,UHPC梁的抗弯曲性能最佳;影响锈蚀效应的关键因素为锈蚀造成纤维截面削弱、锈坑附近产生应力集中、界面粘结遭到破坏;采用随机材料属性分配的方式,仅局限于模拟UHPC梁的宏观变形,无法准确模拟应力场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GARCH的短时风速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基于线性递归的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ARIMA)和非线性递归的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ly heteroscedastic, GARCH),提出一种组合模型ARIMA-GARCH进行高速铁路强风风速的短时预测.首先对数据的非平稳性进行预处理,以降低数据非平稳性对所提模型的影响;其次建立线性递归的ARIMA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最后,引入非线性递归的GARCH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基于现场测量的样本仿真分析表明:相比原始数据,ARIMA-GARCH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且随着预测步长的增加,平均绝对误差仅从0.836 m/s增加到1.272 m/s;ARIMA-GARCH模型考虑了异方差这一非线性特性,其预测精度明显好于线性的ARIMA模型,其中超前6步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精度提高11.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