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6篇
  免费   654篇
公路运输   2888篇
综合类   2703篇
水路运输   2502篇
铁路运输   1473篇
综合运输   33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331篇
  2021年   484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303篇
  2014年   450篇
  2013年   557篇
  2012年   670篇
  2011年   714篇
  2010年   770篇
  2009年   811篇
  2008年   764篇
  2007年   801篇
  2006年   761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从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在房屋买卖过程中出现的共有人与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冲突时应确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972.
黄晓明  吴梵 《船海工程》2006,35(3):23-25
对由平台支撑的潜艇内部平面舱壁这种新型结构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到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结构上应力分布规律,探讨结构的塑性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973.
介绍张拉膜这种张力结构来说明张力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总结了其在荷载、受力、分析等方面有别于一般建筑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974.
依据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NⅡA标整治建筑物中半圆体混合堤结构形式,对这种半圆体大型构件出运工艺与预制质量控制的技术关键进行分析总结,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75.
具有中心穿透裂纹缺陷的矩形板极限拉伸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结果对现有的裂纹板的拉伸极限强度简化公式进行了修正,得到了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的修正公式,并且以受单向拉伸、具有中心穿透裂纹的正方形板为例,借助弹塑性断裂力学的理论推导了断裂控制基础上该材料的极限拉伸强度计算公式,从而从理论上解释了修正公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76.
利用国家既有航片通过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后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在精度上可以满足铁路初步勘测和初步设计的要求,在受天气影响航空摄影不能按时完成或出现小面积摄影漏洞的情况下,可以解决初步勘测和设计的用图问题,保证项目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立体像对进行大比例尺制图虽然在精度上已经满足某些比例尺地形图的要求,但由于受立体像对采集周期的影响,要普及使用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977.
分析了我国香港港、高雄港、上海港、深圳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集装箱市场面临的机遇以及严峻的挑战,针对我国集装箱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78.
周静  崔艳利  张敏 《中国水运》2007,7(2):142-143
首先说明了数据绑定在ASP.NET中的重要性,然后分别详细地讲解了在ASP.NET技术中出现的三种绑定数据源技术:绑定简单的数据源技术、绑定复杂的数据源技术和控件绑定数据源技术。用对比的方法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  相似文献   
979.
沥青温度敏感性指标评价与附加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针入度指数评价沥青感温性能的优缺点,针对其不足之处,自行研发了可对多个温度下粘稠度进行测试的沥青稠度测试仪,引入了能在较宽温度范围内表征沥青感温性能的稠度-温度指数,并分析评价了该指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了计算该指标的方法。测试误差和测试温度范围对指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稠度-温度指数有效地避免了针入度指数的缺点,可以作为沥青感温性的附加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80.
文章基于点蚀生长原理与实船蚀坑形态检测数据,对船舶受点蚀构件的两类主要蚀坑的形态、形成机制及其随船龄演化情况作了大致描述.认为遭受点蚀船舶构件的蚀坑形态与其所处位置、服役时间等密切相关;两类蚀坑形态差异的原因在于其各自点蚀进程中的具体控制因素及相应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区别.论述证明将点蚀蚀坑径深比处理成随时间变化的函数是有理论和事实依据的;并与点蚀深度模型相结合,依据Yamamoto实测散货船货舱区肋骨蚀坑数据建立了相应的蚀坑径深比时变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