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27篇 |
免费 | 6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724篇 |
综合类 | 722篇 |
水路运输 | 508篇 |
铁路运输 | 454篇 |
综合运输 | 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98篇 |
2013年 | 136篇 |
2012年 | 148篇 |
2011年 | 169篇 |
2010年 | 173篇 |
2009年 | 189篇 |
2008年 | 176篇 |
2007年 | 230篇 |
2006年 | 237篇 |
2005年 | 174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研究基于一台2.3 L四缸的涡轮增压汽油机,国内的推荐燃油为RON95汽油。由于匹配该发动机的车型要出口伊朗,当地的燃油多为RON85汽油;因此,需要在台架上进行低辛烷值燃料的性能开发试验。试验中需要综合调整点火提前角(Spark advanced Angle,SA)、空燃比(Air Fuel Ratio,AFR)以及最大增压压力确保该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正常运行,且不发生爆震现象。结果表明:由于使用燃料的辛烷值降低,点火提前角普遍减小。而点火提前角的降低又会引起排气温度的升高,降低空燃比进行催化器保护。接近外特性工况下,通过降低最大增压压力,牺牲发动机的性能来确保其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32.
233.
在汽车行业制造流程快速向“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制造工艺自动开发技术获得学术与产业界的广泛重视。针对车身制造过程多机器人工位中自动化工艺路径规 划问题,提出基于智能化算法的多机器人系统避障与协调规划算法。针对现有机械臂在复杂多障碍物环境中局部路径规划时间长的问题,提出改进的 APF-RRT* 的机器人避障方法,缩 短算法的迭代次数以及路径的总长度,实现局部路径的优化,提高局部避障算法的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234.
235.
236.
237.
孟加拉湾开敞海域复杂水动力环境条件下,采取FSRU与LNG船舶并靠作业的平面布置。计算分析船舶在风、浪、流共同作用下的船舶运动量、系缆力和撞击力,并计算在不同波浪作用角度、不同周期下的允许作业波高,给出该海域采用并靠及两侧靠泊方式的泊稳条件。结果表明:1) FSRU船和LNG船的6个自由度运动量、系缆力和撞击力均随波高和波周期的增大而增大。2)在长周期波影响下,FSRU和LNG船的允许作业波高明显降低,纵荡运动更容易超标,LNG船舶的卸载对泊稳有利,FUSR和LNG船采用两侧靠泊的方式能更有效地抵御波浪影响。 相似文献
238.
为提升汽车主动安全功能,研究了1种基于高德导航数据的低成本、高精度驾驶倾向性辨识方法。基于高德软件开发工具构建动态驾驶数据采集应用程序,并融入个人智能终端以实现对行车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与网络化存储。通过驾驶员生理、心理测试和实车实验获取不同驾驶倾向性驾驶员在导航行驶过程中由时间、速度和加速度推演的驾驶行为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驾驶倾向性主要因子,并将驾驶倾向分为激进型、普通型和保守型这3类。构建基于果蝇优化算法(FOA)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高精度驾驶倾向性辨识模型,利用特征变量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总体准确率可达94.17%,对激进型、普通型和保守型的驾驶倾向性的辨识精确度分别为95.06%,92.5%,94.93%;进一步对比发现,该模型比单一的GRNN模型总体准确率提高5%~10%,与现有基于惯性传感器数据和离散小波变换结合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具实用性且模型总体辨识准确率提升了2.17%。 相似文献
239.
针对车辆常用机电复合无级传动的分速汇矩、分矩汇速和分速汇速3种功率耦合机构,分析了多行星排分流传动的转速、转矩和分流比特性,并对不同分流形式组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行星排分流特性与两行星排分流传动特性相同,分速汇矩式分流传动有一个机械点,在机械点之前分流比较小,适用于低速起步阶段;分矩汇速式分流有一个机械点,分流比成对称分布,传动比小于机械点时,成分流工况,效率高,适合于高速阶段。分速汇速式分流传动有两个机械点,在两个机械点之间分流比较小,适用于中高速阶段。对于多模式机电复合传动,低速起步采用分速汇矩式分流传动,中高速采用分速汇速式分流传动比较好,可实现电机无速差切换。 相似文献
240.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DS) is becoming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network security. However, the performance of many proposed intelligent intrusion detection models is still not competent to be applied to real network security.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a novel and effective approach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IDS. An intrusion detection model with twin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TWSVMs) is proposed. In this model, an etficient algorithm is also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parameter of TWSVM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intrusion detection model is evaluated with KDD'99 dataset and i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some recent intrusion detection model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intrusion detection model achieves remarkable improvement in intrusion detection rate and more balanced performance on each type of attacks. Moreover, TWSVMs consume much less training time than standar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