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05篇
  202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为探讨不同抽吸气体回送方案对整车风洞试验段流场的影响,运用Fluent软件对两种回送方案的流场进行模拟,计算了边界层位移厚度、静压因数和总压损失.结果表明,抽吸气体回送位置在边界层厚度控制效果方面几乎没有差别,而在静压因数分布以及总压损失上则差异较大,方案1的静压因数分布较方案2均匀,总压损失却比方案2大,至于两个回风口流量比例,它只对静压因素分布有影响,但在方案2中其影响小于方案1.  相似文献   
22.
轿车空调微机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陈芝久  仲华  唐双波  刘维华  沈军 《汽车工程》2001,23(1):53-55,36
本文介绍了一般轿车空调器针对舒适性要求所采用的控制方式和手段,并制作了以通用汽车公司某型轿车为实验对象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同时对控制策略作了深入研究,为轿车空调热舒适性控制提供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3.
催化转化器快速老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首先阐述了实施催化转化器快速老化方法的重要意义和研究概况,然后简要介绍了快速老化试验设备和试验程序。着重描述了催化转化器快速老化试验前后分别在发动机台架上及装在轿车上的净化性能试验结果,说明该快速老化试验方法具有较好的分辨力。通过与催化转化器装车实际老化试验的对比,初步显示了该快速老化试验方法与催化转化器实车老化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4.
利用模态分析技术获取轮胎的模态参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管迪华  孙永伶 《汽车工程》2001,23(3):148-151
由模态试验获取轮胎自由悬置的模态参数,应用模态分析技术进行轮胎力学研究,用模态综合法实现轮胎自由悬置到固定支承的转化,从而从理论上给出轮胎固定支承时的模态参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5.
改变缸内涡流降低车用柴油机NOx和微粒排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喷气式可变涡流进气系统改变车用柴油机气缸内的涡流水平,研究了涡流对柴油机微粒(PI)和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降低低速小负荷工况的涡流水平,在对PT排放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NOx的排放量;低速大负荷工况,适度提高气缸内的涡流水平,在不至于过在提高NOx排放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PT排放量,中速工况涡流水平的变化对PT排放量影响不大,而降低中速小负荷工况气缸内的涡流水平,可以有效降低NOx的排放量。降低高速工况气缸内的涡流水平,可以同时降低PT和NOx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26.
在用车排放检测试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主对比了现行种在用车尾气排放检测方法的优劣。通过详细介绍美国加速模拟工况法(ASM)的工况点的确定和其检测效果,证明了加速模拟工况法的可行性。在分析了美国加速模拟工况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稳态加载试验法的理论和试验方法,并通过十五工况法工况点的频次统计,初步在理论上对稳态加载试验法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27.
道路交通事故再现模拟分析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开发了道路交通事故再现模拟分析系统。基于现实世界中事故形态千差万别的特点,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使用不同于其它系统的参数子集建立模型,根据特定事故形态特点进行模型假设。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以Opengl接口开发了三维动画演示模块,在虚拟世界中演示车辆运动,允许用户改变场景元素。系统中还开发了车辆技术参数数据库。并用此系统对实际的事故进行了模拟分析,与PC-CRASH系统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8.
汽车动力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不仅系统的参数较多,而且有着非常严重的非线性,这使得汽车动力系统不易在线辨识,只能选用鲁棒性控制,本文采用滑模控制理论进行控制器设计,对基于循环的增压柴油发动机离散平均值模型和基于时间的传动系平均值模型进行了多级滑模面的串级滑模变结构控制,最终使车速信号能精确地跟踪给定的车速参考信号。  相似文献   
29.
纯氢燃料电池汽车性能的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由纯氢作燃料、采用串联式结构的燃料电池车用研究对象,通过仿真对车辆的部分参数和驾驶循环对车辆的性能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所分析的车辆参数中,动力系统效率的提高对车辆能量经济的改善最为有效,其次是车的总质量、空气阻力系数和滚动阻力系数减小的影响。在对原地起步加速特性的影响中,车重的减轻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空气阻力系数和动阻力系数减小的影响。这些结论为燃料电池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0.
刘少康 《汽车工程》1997,19(3):160-164
针对少数发动机缸休裂纹采取曲轴加平衡加降低了缸体应力水平,但掩盖了引起疲劳的原因,追溯其根源,是EQ6100汽油原始设计留下的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