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05篇
  202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基于碳平衡法的汽车油耗测量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方茂东  郑贺悦 《汽车工程》2003,25(3):295-297,294
介绍了我国油耗测量方法标准情况以及常见的汽车油耗测量方法;阐述了碳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日本、美国、欧盟等油耗标准或法规的碳平衡法公式。通过示例比较了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并与油耗仪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指出欧盟碳平衡法公式比较简洁实用,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72.
轮胎自由与约束悬置的模态试验与综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管迪华  董培蕾  范成建 《汽车工程》2003,25(4):353-355,359
为了证实约束对轮胎模态参数带来的影响,探讨如何从自由悬置的轮胎模态参数转化为固定悬置的参数,分别对自由悬置与固定悬置的轮胎进行激振试验,提取模态参数,并用模态综合法完成自由悬置结果到固定悬置结果的转化。模态综合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相符,证明了利用自由悬置模态参数建模,利用模态综合的方法考虑约束系统动特性对轮胎特性的影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3.
基于模型匹配方法的汽车主动避撞下位控制系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侯德藻  高锋  李克强  连小珉  王跃建 《汽车工程》2003,25(4):399-402,342
针对汽车主动避撞系统下位控制的鲁棒性要求,应用模型匹配控制理论,设计了汽车主动避撞下位系统的控材器;并解决了下位控制系统鲁棒稳定性和鲁棒跟随性难以得到兼顾的问题;通过实车试验结果对此控制器性能进行了验证;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的主要功能,并针对其局限性对该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使之能进行双轴四轮驱动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扩展ADVISOR软件的应用范围,且不影响仿真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75.
应用动态声全息方法识别轿车的行驶噪声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动态声全息方法对运动轿车在不同车速下的辐射噪声场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试验轿车在不同车速、不同频率下的车外表面声场分布,准确识别出了相应工况下的主要噪声源。  相似文献   
76.
我国在用车检查与保养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跃涛  张云龙  袁大宏  王绍光 《汽车工程》2001,23(2):110-112,96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轻型在用车检查与保养(I/M)制度,国外在用车的检测方法以及《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分析了我国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质量、改善在气状况的目标和现状,对国外通行的几种在用车检测方法,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7.
综述轮胎圈模型的历史与现状,指出各种圈模型之间差异的物理实质。在此基础上,考虑完全的非线性应变项、正确的初始应力和气压做功公式,利用Hamilton9变分原理得到了轮胎圈模型的一般动力学方程。文献中的方程可由本文的一般控制方程退化得到。利用轮胎的试验模态参数和轮胎圈模型的特征方程确定圈模型的物理参数。对195/70R14型轮胎给出了具体的数算例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所提模型和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8.
应用模糊控制器控制轿车空调制冷及风道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仲华  唐双波  陈芝久  刘维华  沈军 《汽车工程》2001,23(4):240-243,251
本文应用状态反馈模糊控制方法对轿车空调系统中的电子膨胀阀和温度混合风门进行控制来调节轿车车室内温度,在车速变化和热负荷变化的扰动下实现了车室内平均温度的自动控制,为最后轿车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产品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9.
汽车车内结构噪声新型控制方法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车内噪声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本文介绍了结构噪声控制的新概念-有源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 ANC)系统,鉴于系统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比较困难,用模糊控制策略实现系统的控制功能结合实际设计了该系统,并进行了路面实验,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0.
汽车动力总成液阻型橡胶隔振器的研究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利荣  吕振华 《汽车工程》2001,23(5):323-328
本文对被动式液阻型橡胶悬置及动力总成-液阻悬置系统的设计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了较系统的述评和总结。首先介绍了汽车动力总成液阻悬置的应用概况,总结,阐述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所要求的理想隔振特性,然后综述了节流孔型,惯性通道型,惯性通道-固定解耦膜型,惯性通道-活动解耦膜型等典型被动式液阻悬置元件的结构原理,集中参数模型,动态特性及其参数设计分析结果,同时综述了动力总成-液阻悬置系统隔振生能研究概况及设计分析方法,其中着重介绍了德国Freudenberg公司,美国Ohio州立大学,日本Nissan公司等主要研究者的研究工作及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