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288篇
综合类   45篇
水路运输   95篇
铁路运输   196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21.
Licht  J德  Wanner  S德  Maiwald  O德  Keuler  J德 《国外内燃机》2013,(5):57-59
德国HandtmannSystemtechnik公司重新启用蜗壳式增压器的理念,以期通过增压提高汽油机的功率,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改进。这一项目的合作伙伴Bertrandt公司对发动机工作过程进行仿真,证实了蜗壳式增压器相比其他增压系统所具有的优越性。介绍了HandtmannSystemtech—nik公司的蜗壳式增压器在发动机缩缸强化理念中的应用。单级和两级蜗壳式增压器适用于汽油机和低排放柴油机。  相似文献   
622.
对现有单轨系统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定量评估其优缺点.确定了开发和优化的思路,然后详细说明了系统的基本参数和特点,并建立了牵引和固定系统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了牵引和固定系统的优化方案,并验证了其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623.
发动机的热管理系统能较快地加热动力总成,降低冷却水泵及风扇的功率损失,并使发动机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运行,从而达到降低燃油耗的目的。BorgWarner公司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可调式冷却液泵与电动调节冷却液阀相结合。这两种部件被集成在传统的冷却系统中,并且与液力风扇离合器一起,由新开发的调节算法控制。  相似文献   
624.
对欧洲的Volkswagen Tiguan和Audi A4轿车上已使用的共轨柴油机作了进一步改进之后,从2008年中期开始在美国上市的VW Jetta轿车可满足全球最严格的排放法规Tier2 Bin5中对废气排放限值的要求。除了采取燃油喷射系统优化、低压废气再循环系统和新型气缸压力调节法的实用化等机内措施外,NOx后处理系统的应用是其技术特点。新的柴油机系统要求针对全新的燃烧方式开发新的控制算法和进行细致的参数匹配。  相似文献   
625.
Hamm  T德  Ecker  H  J德  Rebbert  M德  Graten  M德  范明强译 《国外内燃机》2009,(6):16-20
将来,发动机缸内最高爆发压力和零件的热负荷会进一步提高,除机体曲轴箱和曲柄连杆机构外,还涉及到气缸盖。如何才能在结构设计上更好地满足对气缸盖提出的更高要求,FEV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设立了一项内部研发任务,设计了多种气缸盖方案,并彼此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26.
通过超声波探伤,对锻造车轮轮辋上的应力变化进行分析,并将测试值与有限元模拟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627.
总结了钢渣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矿物相组成; 分析了影响钢渣体积安定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探讨了钢渣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分析了钢渣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疲劳性、体积安定性、抗滑性)及其功能特性(导电性与微波加热); 研究了钢渣沥青混合料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 介绍了国内外的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钢渣可用于沥青混合料, 且应为陈化半年以上的转炉钢渣或电炉钢渣; 钢渣的物理力学性能优良, 而化学成分及矿物相组成受炼钢工艺影响有所区别; 钢渣体积安定性的不足可通过预处理或陈化处理得到较好的改善; 钢渣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要点包括钢渣替代传统集料的方式和比例、沥青混合料级配修正、有效相对密度测定以及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钢渣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功能特性优于天然集料沥青混合料, 具有较好的环境影响性且综合经济效益更高; 关于钢渣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较多, 而作用机理方面相对缺乏, 关键性的限制因素如密度较高、体积安定性不良、混合料沥青用量增加等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未来应重点研究钢渣沥青路面的长期性能及质量控制体系, 并开展全寿命周期研究, 以加快钢渣沥青路面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