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3篇
  免费   250篇
公路运输   848篇
综合类   809篇
水路运输   753篇
铁路运输   575篇
综合运输   9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铁路危险货物罐车罐体安全检测管理暂行办法》是铁道部的技术规章,从适用范围、检测机构、检测内容、判断标准、检测时间与周期等方面,解释、分析该技术规章的内容。  相似文献   
32.
铁路信息系统安全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国铁路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介绍国际和国内重要信息安全标准。针对我国铁路信息系统的特点,提出信息系统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建议。  相似文献   
33.
针对目前城轨车辆底架设备悬挂的现状,分析焊接悬挂座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焊接悬挂座的结构,设计改进出一种新的不锈钢铸造悬挂座,并从多个角度对比焊接与铸造方案,通过对比验证新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4.
长大深基坑施工围岩动态变形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对深基坑施工围岩动态变形规律缺乏系统研究的现状,以武广客运专线上的金沙洲隧道明挖段深基坑工程为实例,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实现了施工动态模拟;分析了长大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各部位围岩的动态变形和分布规律,并指出了围岩变形的关键位置与施工环节。研究结果表明:坑周土体沉降在竖直方向表现为沿深度逐步减小,最大值出现在地表,但在水平方向上,沉降规律较复杂,受到围护桩自身刚度的影响,呈现为"勺"形,最大沉降位置并非出现在桩顶位置,而是离桩顶约11 m处;坑周土体水平位移随基坑开挖逐渐增大,且位移中心逐渐下移,直至开挖深度2/3处;基坑开挖后,基底产生一定程度的回弹和内挤变形,开挖深度越大,土体条件越差,变形越大。  相似文献   
35.
基于时间自动机理论,在UPPAAL这种目前最先进的实时系统建模分析验证工具中,对RBC系统消息收发进行分析、建模及验证。最终对RBC系统控车消息收发流程的特性进行验证,对于保证RBC系统控车流程的安全性、减少系统开发周期及开发成本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6.
建立自然通风隧道火灾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应用缩尺隧道试验数据对数值模拟进行验证,采用验证过的数值计算方法对自然通风地铁区间隧道的火灾烟气特性和安全控制标准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孔口尺寸对隧道顶壁烟气温度、人员高度处的CO浓度和能见度的影响较大,但对人员高度处的温度几乎没有影响;在隧道火灾4种安全控制标准中,人员高度处的能见度起主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7.
研究目的:首先在OCCAM反演方法基本原理研究基础上,对OCCAM的目标函数进行修改,加入约束反演项,提出电性参数约束反演的概念,并进行电性参数约束反演模块的开发,最终提高大地电磁方法在长大隧道勘探中的分辨能力。研究结论:对比模型的常规反演和电性参数约束结果发现,利用先验信息的约束反演成像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反演方法;将此方法应用到实际资料处理中,对比渝利线方斗山隧道电性参数约束反演前后结果,约束反演结果对褶皱、断层、岩溶等地质构造的反映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38.
营盘路湘江隧道断层破碎带段施工掌子面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地下水渗透力作用,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营盘路湘江隧道断层破碎带段施工掌子面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对比分析未注浆加固与注浆加固两种情况掌子面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未注浆加固时,隧道施工掌子面的稳定性不能满足要求;注浆加固后,围岩及掌子面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其安全性能够满足要求;注浆加固起到了明显的堵水作用,改善了初支的受力状态,有效地控制了围岩位移,缩小了围岩及掌子面的塑性区范围,其对提高围岩及掌子面稳定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9.
全面介绍了潭邵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与材料组成设计,根据潭邵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原材料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40.
主要结合睢宁三合同段中的碎石桩试验段研究碎石桩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处理的实际效果,完善碎石桩的施工工艺。通过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瞬态瑞利波试验等检测手段的对比研究,探讨碎石桩的检测方法和碎石桩加固效果检测的最佳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