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19篇
  免费   2010篇
公路运输   7550篇
综合类   8596篇
水路运输   6246篇
铁路运输   4669篇
综合运输   868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1068篇
  2021年   1439篇
  2020年   905篇
  2019年   590篇
  2018年   457篇
  2017年   529篇
  2016年   508篇
  2015年   1093篇
  2014年   1390篇
  2013年   1726篇
  2012年   2103篇
  2011年   2141篇
  2010年   2243篇
  2009年   2034篇
  2008年   1918篇
  2007年   2078篇
  2006年   1743篇
  2005年   1582篇
  2004年   666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306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41.
针对不同地域3种可能的填料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总结出填料的C、Φ值对拉筋拉力、拉筋应力、侧向土压力、地基土压力、侧向位移等指标的影响。其中C、Φ值的变化对拉筋的拉力及应力基本没有影响,对侧向位移影响不大;但对路堤下部的侧向土压力有较大影响,粘聚力小的土体侧向土压力较大,而路堤上部的侧向土压力不随填料的变化而变化;地基土压力随填料的C、Φ值有较大变化,粘聚力小的土体地基土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942.
大运量快速交通系统建设对于合理利用城市经济资源、优化城市土地利用布局具有深远意义。但其交通方式的决策过程影响因素众多,传统的决策方法带有较大人为因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 EA)方法设计了3种大运量快速交通方式(Subw ay、LRT、B RT)的评价模型。针对指标过多的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A H P)对其进行了加权处理得到综合指标,以便于评价分析。并在D EA求解目标函数中引入相对决策重要因子,弥补了传统D EA方法完全依赖输入、输出指标数据,不能真正反映指标实际重要程度的缺陷。评价实例表明D EA/A H P综合评价方法对于大运量快速交通方式选择决策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43.
杭州湾大桥南岸超长栈桥钢管桩基础的水平承载力,是保障栈桥结构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栈桥桥住处的风、浪、潮、冲刷等恶劣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给栈桥的设计与施工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通过研究栈桥钢管桩基础的物理边界条件,探讨了水平极限承载力的判定准则,同时应用非线性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模型,进行了桩基水平承载力分析,从而评价了栈桥结构安全度。  相似文献   
944.
给出了一个基于GIS的多模式动态网络装载程序设计流程。首先,给出了一个新的基于GIS的框架,使之能够用于动态的交通数据的融合、分析以及可视化。这个框架的主要特征是将用于显示空间地图数据与用于动态网络装载的动态交通信息融入统一的体系中。而后给出了相应的多模式动态网络装载程序流程,包括:数据输入,数据预处理以及相应的多模式动态网络装载程序。最后,给出了相应的仿真试验以及结论。  相似文献   
945.
用于车道识别的分段切换车道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使得车道模型既能准确地描述车道形状,又不影响车道识别算法的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分段切换车道模型。对近视场区域使用直线模型匹配车道线,对远视场区域则在直线模型和二次曲线模型之间进行切换,以适应有曲率和无曲率道路的识别要求。试验表明,使用分段切换车道模型的车道识别算法能够很好地匹配各种形状道路,并能满足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946.
城市客运交通走廊判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如何正确判定城市客运交通走廊是进行城市大运量客运交通方式规划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城市客运交通走廊对交通源和交通方式的集聚效应特点,提出采用效应场和场中介质的概念来模拟交通走廊对交通流和交通源的吸引作用。应用衰减函数或磁感函数作为效应场函数模拟分析城市客运交通走廊对附近范围产生的集聚效应,采用人口密度、出行生成密度或潜力密度作为介质函数来表现走廊附近范围的土地利用形态,提出了一种直接根据用地来确定城市客运交通走廊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7.
单点交叉口信号实时配时模型及蚂蚁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颜艳霞  李文权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1):116-119,125
以延误时间、停车次数和通行能力作为性能指标,各性能指标的加权系数随交通需求的不同而变化。提出交叉口实时配时,采用一种新型随机搜索思想——蚂蚁优化算法来求解此模型的非线形问题。仿真试验表明,所得结果优于经典方法,降低了交叉口的总延误时间和停车次数,提高了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948.
级配碎石裂缝缓解层防裂机理及足尺疲劳试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反射裂缝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尚无理想的解决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采用级配碎石作为裂缝缓解层的方法。对级配碎石层的防裂机理进行了分析,采用大型反射裂缝试验台架进行了设置级配碎石层及其他对比结构层的加铺层疲劳破坏试验,模拟了沥青加铺层荷载型及温度型反射裂缝的产生、发展过程。结果表明,级配碎石防裂效果最好,玻纤格栅和土工布的防裂效果次之,普通沥青混凝土加铺层防裂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949.
TSP系统在隧道工程施工地质预报中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SP是瑞士Amberg测量技术公司专门为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而设计的地震探测仪器。该系统从数据采集、处理和成果解释及评估高度智能化,其特点是:预报距离大(隧道掌子面前方至少150m),无须利用掌子面,对隧道施工妨碍小,易于操作和快速评估。通过TSP的探测,能够提前了解到掌子面前方围岩的地质情况,为施工及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提供依据,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介绍了TSP系统在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事例及其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0.
桥梁混凝土水管冷却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混凝土水管冷却温度场的计算问题,分析了当前冷却水管有限元分析的主要方法,对多重网格法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在不增加计算时间的前提下能更准确地计算出水管冷却温度场。基于这种处理方法,结合通用软件ANSYS对某高墩大跨刚构桥桥墩混凝土水管冷却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