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29篇
  免费   2028篇
公路运输   7474篇
综合类   8652篇
水路运输   6280篇
铁路运输   4675篇
综合运输   876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1073篇
  2021年   1434篇
  2020年   906篇
  2019年   593篇
  2018年   460篇
  2017年   533篇
  2016年   510篇
  2015年   1098篇
  2014年   1396篇
  2013年   1736篇
  2012年   2118篇
  2011年   2122篇
  2010年   2213篇
  2009年   2026篇
  2008年   1923篇
  2007年   2087篇
  2006年   1747篇
  2005年   1581篇
  2004年   670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11.
针对开孔沉箱对平均越浪量影响的问题,以国内某港区通用码头工程为基础,对比分析了直立式沉箱和开孔沉箱平均越浪量的多种经验公式计算方法,并和断面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公式计算结果显示,开孔沉箱与不开孔沉箱平均越浪量之比为25%~50%;断面物理模型试验结果显示,沉箱开孔与不开孔时越浪量之比为30%~82%。研究表明开孔沉箱能够有效降低海岸结构物的平均越浪量;国内学者提出的开孔沉箱越浪量计算方法所得结果更加接近物理模型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12.
刘堃  李家华  杨彪 《水运工程》2018,(10):183-188
针对BIM技术在填海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深圳机场三跑道填海工程设计中采用AUTODESK平台,以基于云端的协同平台进行协同设计,将各专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解决了传统设计的沟通、协调难题,且根据勘察资料创建三维地质模型,并采用Civil 3D软件进行基槽和海堤施工图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及精度,为BIM技术在水运行业的推广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13.
李继才  丛建  曹军 《水运工程》2018,(10):197-202
根据砂土的黏粒含量,振冲法可采用不加填料的振冲密实法或有填料的振冲置换法,选择合适的振冲施工工艺和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与地基加固效果和地基处理的工程投资密切相关。在振冲器的振动荷载作用下,由于饱和砂土的液化产生振密作用,根据孔隙水压力的增长模型,推导了饱和砂土的临界液化时间,并分析留振时间的影响因素。结合两个工程实例,探讨了振冲密实法和振冲置换法两种工艺的适应性及加固效果。根据砂土的类型和黏粒含量,将砂土地基分为3类,不同的砂土地基采用合适的振冲工艺,并得出施工参数的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914.
吕婧  李婵平 《水运工程》2018,(8):104-108
针对某客货滚装码头中车辆运输的智能化调度需求,进行车辆位置智能感知的研究,采用物联网感知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得出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车辆定位系统方案。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码头内进出港车辆,跟踪和记录其路径,支持越界报警,为智能化调度和安全监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15.
刘艳秋  李建 《水运工程》2018,(9):112-118
目前在桥梁船撞防护的专项设计或船撞力专题研究中,对船舶撞击力的研究和桥梁在船舶撞击作用下的响应关注较多,而对船体最大变形量的研究较少。基于ANSYSLS-DYNA软件,对4种不同载质量的内河代表船舶在3种航速、2种碰撞角度下撞击4种墩型的船撞工况进行数值模拟,提取船体最大变形量,并分析船体最大变形量与船舶载质量、撞击速度、桥墩类型及撞击角度的关联性,同时与经验公式做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撞击速度及撞击角度是船体最大变形量的主要控制因素,桥墩类型与之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916.
针对传统护面块体安装方法在海况恶劣、安装标准高时容易造成块体安装精度不足、勾连嵌套不理想、安装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结合某海外防波堤工程,介绍声呐三维成像技术-Echoscope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新型护面块体ACCROPODE~(TM)Ⅱ的安装要求。运用声呐三维成像技术以及GPS-RTK定位技术,解决了波浪条件恶劣的工况下新型护面块体ACCROPODE~(TM)Ⅱ水下安装精度控制问题,同时大幅提高了护面块体水下安装的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917.
在执行《内河通航标准》5. 3. 1条关于水下过河建筑物选址规定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未考虑隧道竖向埋置深度,水下隧道必须布设在远离锚地的规定不尽科学合理。在对船舶抛锚贯入深度及部分隧道埋置深度调查、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若隧道顶部覆盖层厚度大于船舶抛锚贯入量,并有充分富余,锚地设置与运行对隧道结构安全基本不构成影响。因此适时对相关通航标准中水下隧道选址必须远离锚地的规定进行修订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18.
葛高岭  李广一 《水运工程》2018,(S1):117-121
为解决多沙河道中淤积泥沙资源化利用困难和生态景观差的问题,以嘎斯汰河泥沙治理为例,分析水沙过程及河床演变规律,采用梯级跌水沉沙和景观坝相结合的方法治理泥沙,能够在洪水期上拦粗沙以资源化利用,下排细沙以改善淤积形态;在非洪水期中下段实现清水满槽,提高了植物成活率,对水生态系统的构建有重要意义,并为后续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19.
季节性冰冻河流春季开江产生的流冰会严重威胁堤防建筑物的安全,开展流冰对结构物的碰撞规律研究十分必要。为此,以松花江汤原县胜利堤护岸结构为例,利用ANSYS/LS-DYNA软件,基于结构地质地形,考虑松花江春季江面开化流冰情况,建立计入冰荷载作用下的护岸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开展护岸结构在冰排撞击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理清结构承载变化规律,为季节性冰冻地区护岸结构的设计及后期维护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20.
李继才  曹军  丛建 《水运工程》2018,(11):156-161
在深厚软土地基(fak≤100 kPa)上建造储罐等建筑物,承载力要求高、不均匀沉降变形要求严,若采用单一CFG桩复合地基加固,可能导致桩距过小或桩长太长,需要采用组合型复合地基,CFG桩+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是组合型复合地基的一种。根据CFG桩+碎石桩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分析了其受力特性以及CFG桩和碎石桩的作用,研究表明CFG桩对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起控制作用。基于优化理论,建立了组合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工程实例讨论了组合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沉降量和经济效益均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