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4篇
  免费   272篇
公路运输   1312篇
综合类   1567篇
水路运输   1207篇
铁路运输   687篇
综合运输   17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414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81.
后港特大桥位于海湾区域,处于自固结期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其中软土厚度大,含水量高,砂、砂砾夹层呈松散状态,易产生流砂、坍孔。在施工中总结后港特大桥坍孔的处治与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982.
简要介绍了黑龙江省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所处的水平 ,讨论了改性沥青及SMA结构对提高动稳定度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3.
为保证混凝土现浇箱梁的施工质量 ,必须从选料和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严格控制 ,这样才能保证所建桥梁的安全及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84.
汽车液力缓速器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单介绍缓速器的发展历史,重点叙述液力缓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并对液力缓速器的制动效果做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85.
轨道结构作为高速列车行车的基础,必须保证其良好的在役服役性能,有效地实现无砟道床板间位移测量是实现铁路无砟轨道结构服役状态保持的重要措施。针对无砟道床板非接触式位移测量中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自动提取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一种基于Faster R-CNN(Faster Regions with CNN)的ROI区域自动提取方法,阐明无砟道床板间位移机器视觉测量原理和实现方法的计算流程。基于Keras图像数据增强模型进行无砟道床板间位移目标库的增加,建立人工标靶数据集。通过CNN中卷积层对测量数据进行特征映射图提取,计算映射图中每个特征点的标靶概率,通过分类和边框回归,精确标记图像中的人工标靶。通过安装某250 km/h的双块式无砟轨道线路的典型测点进行Faster R-CNN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道床板ROI自动提取算法的召回率为99.16%,准确率为98.91%,可以有效满足无砟道床板间位移测量中精度和准确率的要求;与其他的常用YOLO v3,SSD和Fast R-CNN等ROI算法相比,Faster R-CNN方法的计算效率较好、准...  相似文献   
986.
分析了FN轿车行李箱盖铰链的受力情况,探讨了在行李箱盖半开状态可维持平衡的角度范围,简要列举了一些影响平衡的因素,并进行了使用受力分析结果对行李箱盖扭杆设计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7.
卢建禄 《世界海运》2007,30(5):16-18
指出班轮公司战略联盟虽逐步走向成熟,但是战略联盟并非十分稳定。分析班轮运输联盟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88.
为探索坡积碎石土地质条件下的预应力锚索成孔方法,以某工程的路基高边坡施工为例,阐述预应力锚索跟管成孔施工工艺和方法,分析在以坡积碎石土为主的地质条件下进行跟管钻进施工的注意事项,有效提高预应力锚索钻孔施工的成孔率和成孔速度,降低塌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89.
为了对桥墩进行科学的落石撞击验算及防落石撞击设计,分类整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落石撞击力的静力计算方法、简化动力计算方法、桥墩损伤特征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为桥墩落石撞击验算及防落石撞击设计提供参考。对落石撞击力及结构撞击响应计算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0.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peculiar mutation in a Chinese family with osteogenesis imperfecta,COL1A1 and COL1A2 being analysed. Methods A genome screen was undertaken covering COL1A1 at 17q21-22 and COL1A2 at 7q22.1. The Linkage ( Version 5.1 ) was used for 2-point analysis. DNA sequencing was used to screen and identify the mutation. Results A linkage to the markers on chromosome 17q21-22 was observed. Sequence analysis of COL1A1 revealed a splicing mutation ( IVS8-2A > G) that converted the 3' end of intron 8 from AG to GG. Conclusion This mutation ( IVS 8-2A > G) is novel, and has not yet been registered in the Human Type Ⅰ and Type Ⅲ Collagen Mutations Datab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