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0篇 |
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34篇 |
综合类 | 264篇 |
水路运输 | 225篇 |
铁路运输 | 130篇 |
综合运输 | 3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64篇 |
2013年 | 91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63篇 |
2009年 | 91篇 |
2008年 | 67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13.
城市道路基本遵循现有片区详细规划设计,特别是车道数的设计和路面结构设计需要通过相关计算确定.以广西贵港市郁江北岸人民路为例,对城市道路的设计要点进行阐述,重点为道路交通流量计算确定车道数量、路面类型选择,并结合项目特点对道路沿江设计思路进行叙述.使得市政道路设计在满足设计规范、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的条件下更加合理化、经济化... 相似文献
14.
地下连续墙作为桥梁基础在软土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号桥的设计为背景,介绍了地下连续墙做为桥梁基础的计算模型的建立、计算参数的取值以及构造处理措施。结果表明:当条件受限制时,地下连续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基础型式。 相似文献
15.
橡胶沥青生产工艺关键技术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高速剪切搅拌和低速叶片式搅拌等搅拌方式以及橡胶粉规格和掺量对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建立175,200和225℃条件下橡胶沥青粘度和延度随搅拌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以粘度为核心控制指标的橡胶沥青生产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基于室内测试结果,提出了橡胶沥青技术要求.通过橡胶沥青试生产,验证了橡胶沥青生产工艺的技术参数.对生产的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进行了测试,其各项指标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推荐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温度应力计算方法不能充分反映CRCP实际受力条件的弊端,提出了考虑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板端部实际位移情况的计算思路。推导了降温和温度梯度作用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温度应力的通用解析解。利用该解析解,可以计算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任一点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位移值,通过与有限元解对比表明,提出的解析解准确、合理,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7.
韧性可以全面描述扰动事件下系统吸收干扰并从干扰中恢复的能力. 针对已有韧性指标对系统性能评价不全面、未考虑交通流量影响等问题,从路段通行能力退化与恢复入手,以网络效率为系统性能指标,构建全面评价扰动事件影响期内系统性能的韧性指标. 分别基于乐观和悲观视角提出韧性增加值和韧性减少值路段重要度指标,提出识别路段重要度的启发式算法. 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韧性指标可全面描述扰动事件下路网性能退化与恢复全过程的平均累积性能,更加符合韧性指标内涵;韧性增加值和韧性减少值指标均能有效识别路段重要度,大部分路段重要度随时间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断面形式下的多车道高速公路出口影响区开口长度及流量与交通安全的关系,针对2种断面形式的高速公路出口,分别设计了3种不同的开口长度,结合3种不同流量条件设计了18个不同的驾驶模拟场景.实验招募30名被试者开展模拟驾驶实验,提取不同开口长度及流量条件下各断面形式高速公路出口的车辆行驶轨迹、换道间隙的选择、减速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已有基于拓扑效率的地铁网络韧性指标无法反映地铁运营实际的不足,构建考虑线
路流量影响的路网服务效率指标和基于服务效率的路网服务韧性指标,以及基于路网服务效率
的节点重要度指标;提出以路网服务韧性最大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基于遗传算法求解模型获
得最优恢复策略。算例结果表明:分别以服务效率和拓扑效率作为路网性能指标,获得的失效节
点恢复次序明显不同;蓄意攻击下,最优恢复策略获得的路网服务韧性分别比基于重要度的优先
恢复策略、基于节点度的优先恢复策略和随机恢复策略高16.76%、72.11%和86.21%。上述结果
表明,必须根据地铁运营实际合理选择路网性能指标和恢复策略,否则可能得到次优甚至明显偏
离实际的方案,无法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碳中和背景下,交通行业推进节能减排刻不容缓。随着网约车的蓬勃发展,它被认为替
代了部分传统出行方式出行量,与传统出行方式形成竞争关系,网约车对绿色出行量的影响引发
了人们对其能源环境效应的思考。本文基于反事实思维视角,从网约车对传统出行方式出行量
影响的角度建立网约车能源环境效应评估模型;以北京市为案例城市,运用网约车进入北京之前
不同指标的数据,推演近年不考虑网约车影响的传统出行方式出行量;结合推演出行量和建立的
能源环境效应评估模型得到网约车带来的净碳排放。结果表明,网约车对公交车和地铁出行量
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其能源环境效应具有不确定性特征,并且随着共乘比例的增大,网约车的
负能源环境效应削弱,说明网约车仍然具有节能减排的潜力,相关部门需要合理管理网约车。研
究结论揭示了网约车的能源环境效应及发展共乘模式的重要性,对以网约车为代表的共享出行
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为实现碳中和作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