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60篇 |
免费 | 23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937篇 |
综合类 | 1943篇 |
水路运输 | 2094篇 |
铁路运输 | 1862篇 |
综合运输 | 3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7篇 |
2023年 | 207篇 |
2022年 | 241篇 |
2021年 | 266篇 |
2020年 | 265篇 |
2019年 | 227篇 |
2018年 | 292篇 |
2017年 | 84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150篇 |
2014年 | 406篇 |
2013年 | 316篇 |
2012年 | 289篇 |
2011年 | 349篇 |
2010年 | 358篇 |
2009年 | 442篇 |
2008年 | 466篇 |
2007年 | 471篇 |
2006年 | 421篇 |
2005年 | 441篇 |
2004年 | 478篇 |
2003年 | 406篇 |
2002年 | 326篇 |
2001年 | 317篇 |
2000年 | 334篇 |
1999年 | 314篇 |
1998年 | 300篇 |
1997年 | 276篇 |
1996年 | 257篇 |
1995年 | 187篇 |
1994年 | 218篇 |
1993年 | 171篇 |
1992年 | 162篇 |
1991年 | 166篇 |
1990年 | 119篇 |
1989年 | 92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822.
近十年来中国超大直径盾构施工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内城市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在采用盾构法建设隧道面临直径更大、埋深更大、距离更长以及地质条件更加复杂的情况下,中国已经应用不同的超大直径盾构完成了各类项目,文章结合工程案例对盾构设备、隧道内部结构施工、盾构始发和到达施工工艺、近距离穿越建(构)筑物等对国内超大直径盾构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相关施工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823.
824.
为解决盾构隧道在上软下硬地层中掘进时开挖面应力释放率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一种既有的体积损失率迭代求解应力释放率的方法,依托广州地铁21号线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实际工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掌子面不同软硬岩比例、不同埋深条件下的应力释放率变化趋势,并结合现场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在盾构隧道掘进穿越上软下硬地层分界面的过程中,围岩的初次应力释放率范围基本保持在24%~36%,且随掌子面硬岩比例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 2)相对于围岩条件而言,埋深对应力释放率的影响更小。此外,在盾构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的全过程模拟中,根据围岩变化情况随不同开挖步动态调整应力释放率这一做法较全程取一固定应力释放率值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25.
路径规划是自动泊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泊车运动安全、缩短行车距离、提高乘坐舒适性的关键。而当前自动泊车规划系统往往面临行驶空间狭小、障碍物多、路径搜索难度大等技术挑战,同时搜索曲线半径固定容易导致路径接点处曲率不连续,增大了路径跟随控制难度和轮胎磨损程度,这些都提升了泊车路径规划的研究难度。针对以上问题,设计可变半径的Reeds-Shepp曲线,提出基于混合A*和该曲线的自动泊车路径规划方法,通过调整曲线半径,提升其在复杂场景下路径的搜索能力和灵活性。随后,设计基于分段贝塞尔曲线和梯度下降的路径优化方法,利用其多阶导数连续的优势优化已搜索的路径曲率,并采用梯度下降来保证路径曲率大小和对障碍的规避,解决直线与圆弧相接等位置曲率变化不连续的难题。结合路径搜索与路径优化的泊车规划方法能够切实满足复杂场景下的泊车需要。最后,基于团队自主研发的PanoSim虚拟系统与MATLAB搭建联合仿真环境,针对多种自动泊车工况测试验证提出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调整Reeds-Shepp曲线的搜索半径进行全局路径搜索,可获得更短和更易跟随的路径,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基于贝塞尔曲线和梯度下降法的路径优化可有效消除曲率突变点、约束路径曲率并保证对障碍的无碰撞要求。 相似文献
826.
为了揭示在共享停车泊位数量可变条件下的网络交通流逐日演化规律,首先构建了共享泊位交易系统,并考虑了交易市场中的共享泊位提供者可以选择2种异质性的价格预期方式,即理性预期方式和幼稚预期方式;而后对共享泊位的均衡价格、2种提供者的占比差、高峰时段公交和小汽车需求的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其次,以2条平行路径的路网为例,对网络交通流量分配的最终演化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对上述2个系统的最终演化状态给出定量判据后,以北京市实际路网为例进行了数值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①对于共享泊位交易系统,若供给曲线斜率小于需求曲线斜率,则共享泊位交易系统的唯一均衡解可实现无条件渐进稳定;否则若理性提供者的交易与预测成本之和大于幼稚提供者,则存在临界提供者选择强度,使得共享泊位交易系统在大于此临界值条件下出现分岔或混沌现象;②对于网络交通流系统,若出行成本对路径流量敏感度小,路径选择概率对出行成本敏感度小,小汽车需求量不大,则系统唯一的均衡解可能是渐进稳定的,否则系统会出现分岔或混沌状态;③当共享泊位交易系统处于渐进稳定状态时,若提供者对共享泊位的价格变动不敏感,用户对其价格变动敏感,潜在共享泊位需求量不大,理性提供者的交易与预测成本之和并非远大于幼稚提供者,提供者选择强度不大,则由于受到共享泊位交易总量的限制,高峰时段的均衡小汽车需求不大,导致网络交通流系统的最终演化状态容易趋向于渐进稳定;④当共享泊位交易系统处于混沌状态时,网络交通流系统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分岔与混沌现象。 相似文献
827.
吕小磊虞高翔王超逸杨超顾金龙 《汽车工艺与材料》2022,(6):42-46
基于软件定义汽车,通过空中下载技术(Over-the-Air Technology,OTA)功能,自主开发OTA Master(OTA主机)的应用软件,通过OTA Master完成车辆车载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的诊断,实现车辆ECU软件的自动刷写、追溯数据回传以及检测设备的联动控制,实现车辆自主标定、测试等整车末端检测(End-Of-Line,EOL)工艺,满足个性定制、智能智造、数字化管理和绿色环保的需求。 相似文献
828.
829.
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