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8篇
  免费   188篇
公路运输   684篇
综合类   617篇
水路运输   688篇
铁路运输   374篇
综合运输   7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简要介绍了铁路闭塞技术以及64D型半自动闭塞的继电器电路实现,在此基础上引入了64D型半自动闭塞的电子化实现方式,最后对二者的使用成本作了比较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2.
论述了高速公路冬季养护工作中的除雪防滑工作,对降雪及雪的变态,给行车安全带来的危害及除雪方式、防冻防滑措施等。  相似文献   
143.
组合预测在港口吞吐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赵刚  朱超  封学军 《水运工程》2005,(3):34-36,52
以某港口1996—2002年吞吐量为原始数据,按照“误差平方和最小”的准则,把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GM(1,1)模型组合起来,对某港口2004—2008年的吞吐量进行了组合预测。  相似文献   
144.
文章介绍了新加坡电力蓄电池双能源工程车制动系统,阐述了空电混合制动的原则及主要内容,并针对地面联调试验中发现的混合制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5.
为了研究动力湿化作用下渗流水在粗粒土高路堤内的迁移特性,自主研发设计制作一种室内喷洒降雨装置及车辆动力荷载模拟装置,开展动力湿化作用下粗粒土高路堤渗流场时空演化模型试验,从时间和空间2个角度描述渗流水在路堤内的迁移特性,然后根据模型试验结果,建立粗粒土渗流场时空演化机制,揭示动力湿化作用下的粗粒土高路堤边坡渐变失稳发育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相似理论,开展粗粒土高路堤渗流场时空演化模型试验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粗粒土高路堤在动力湿化作用下渗流水的迁移特性;动力湿化作用下,湿润锋首先在路堤边坡表面形成,并逐渐从边坡表面向内部拓展,在坡顶处的拓展速率较小,坡脚处的拓展速率较大;受湿润锋演变规律的影响,路堤边坡监测点负孔隙水压力逐渐减小,体积含水率逐渐增大,坡前应力逐渐增加,位于坡脚浅层区域的应力增加速度较快;依据渗流水的迁移规律,将渗流影响范围内的土体自上而下分为浅层暂态饱和区、渗流水填充区及渗流水湿润区;在动力湿化作用下,粗粒土高路堤边坡将逐渐产生沿坡脚深层滑移的渐变趋势。  相似文献   
146.
根据大型重载齿轮的承载和失效特点,介绍了齿轮深层渗碳层的质量要求,并结合渗碳过程,分析了影响渗碳层质量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控制表面碳浓度、碳浓度分布和碳化物形态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7.
暗挖地铁车站洞内钻孔围护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暗挖地铁站导洞内施工钻孔灌注桩,因场地狭窄,施工存在很大的困难。本工程通过选取适用的设备、合理布置泥浆循环及处理系统、进行有效的组织、安排以及钢筋连接新工艺的采用,使洞内孔桩施工在工效、质量等方面取得的效果超过预期的目标,并积累一定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48.
冯超 《舰船电子工程》2008,28(5):160-162
将计算机病毒作为一种工具用来实现攻击者的各种非法企图是目前计算机病毒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针对这种趋势,提出了功能型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并对其行为,技术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对功能型计算机病毒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此类病毒的运行机理和特点,对防治此类病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9.
高速公路的路堤一般都比较高,且桥涵较多,与一般公路相比,行车速度快,交通量大,对路基路面的要求更高。修建的高速路在穿越具有不良地基的地段时,不仅要求路堤稳定,而且对差异沉降和沉降变形特别是工后不均匀沉降量均有较高的要求。故如何减小工后沉降、减小偏压荷载以保证桥台的稳定,成为在湿软地基上修建桥梁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0.
进行桩基承台设计的基本前提是明确承台的受力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大型桥梁工程中常见的大型集群桩基承台的受力机理和破坏模式,通过对两个比例为1:10的16桩厚承台模型试验和数据分析,揭示出多排多列桩情况下的厚承台受力特点和破坏模式,通过试验验证了16桩承台同样符合空间桁架模型的受力特点,承台底部钢筋尽量布置在桩顶范围内有利于提高承台的极限承载能力,为建立在复杂荷载作用下承台统一的内力计算方法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