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天然淀粉为原料,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醚化剂,使用溶剂循环法制备了季铵型阳离子淀粉.研究了醚化剂用量、碱用量、含水量、醇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取代度的影响,确定了在淀粉的用量50 g,醚化剂的用量2 g,含水量25%,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60 ℃等条件下,制得取代度为0.041的阳离子淀粉.该方法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产品性能稳定,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2.
杨照宇  焦侬 《船舶工程》2018,40(2):77-82
以某新型综合物探科考船为对象,对其先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介绍发电系统的结构、特点和调频调载策略,并给出具体控制方法。以瞬态阶跃负载为着眼点,提出优化发电机组配置策略和控制程序流程,最后通过实船系泊试验验证其控制策略和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3.
洪术华  焦侬 《船舶工程》2017,39(4):88-92
从船舶辅机信息化的现状出发,分析船舶辅机信息化的需求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辅机信息化技术发展目标和思路;针对辅机设备发展的3个层级,指出当前船舶辅机设备信息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实现辅机设备的感知技术、信息分析技术和辅机设备的自学习和自决策技术,并需加强共性技术研究。伴随着辅机设备智能化发展的深入,今后将逐步研发出具有状态预测控制与管理以及功能协同控制及能量管理等健康智能型辅机设备。  相似文献   
44.
映汶高速公路位于“5·12”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区。基于汶川地震灾区桥梁震害调查,结合映汶高速公路的桥梁设计,介绍高烈度地震区如何进行桥位选择、桥型方案的确定,提出新型的防落梁构造、减隔震技术等主要防震减灾措施,并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在同类型高速公路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船舶减摇水舱控制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减摇水舱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于维护保养,特别是其减摇效果不受航速制约,是应用最广泛的减摇装置之一.文章首先介绍减摇水舱的类型和工作原理,接着综述了船舶减摇水舱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描述了各种减摇水舱控制算法,最后展望了减摇水舱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6.
47.
负荷控制就是把调距桨作为主机负荷的调节器。在主机转向和转速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调距桨桨叶角度实现主机负荷的增大和减小,保持主机的负荷与转速关系沿设定的负荷曲线变化,以改善舰船在不同航行工况下的主机推进效率和舰船操纵性能.文中在介绍负荷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将模糊控制方法应用到负荷控制中,并进行仿真验证了模糊控制负荷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
为顺应市场需求,有着多方面重大技术和工艺提升,达到CE标准的中联重科新一代泵车日前在长沙隆重推出。这标志着一种性能更为优越、质量更加安全可靠、使用成本更加低廉、操作更加人性化的新型泵车即将进入用户手中,为国内外的各类建筑施工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49.
缪凯祥  焦侬  戴明 《船舶工程》2015,37(12):65-67
将一种增量型模糊PID控制方案应用于参考式扭矩标准装置伺服加载系统。首先分析模糊控制的原理及特点,然后运用模糊规则实现PID参数自整定,接着对控制系统建模仿真,说明模糊PID控制相比传统PID控制的优势,最后通过装置试验验证了方案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0.
黄忠仕  农应斌 《时代汽车》2021,(7):131-132,145
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拉动了汽车产业的崛起。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汽车内部装饰也成为了产品销售的独特优势,实用、精良的内饰材料会给消费者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舒适体验,从而有效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基于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在汽车开发设计中也开始注重内饰制造工艺的研发,从而提高内饰材料的实用性、精美性、以及环保性。IMD成型技术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下衍生的一种新型表面装饰技术,代表了未来汽车内饰工艺的主流趋势。本文将通过阐释IMD技术的相关概念及工艺流程,明确IMD技术的优缺点,然后通过对IMD各技术产品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了 IMD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表明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