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38篇
公路运输   131篇
综合类   145篇
水路运输   174篇
铁路运输   110篇
综合运输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介绍了电流上升率和电流增量2种保护的原理,以广州地铁一号线使用的3UB61保护装置为例,详细叙述了2种保护进行试验的原理和方法。实践证明,在对这2种保护的校验中,将原先的定性分析上升到定量分析的试验方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2.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组排气含油超标故障分析及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了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组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压缩机组漏油的几种原因,并针对排气含油超标故障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3.
自调节独立车轮走行部具有依靠重力刚度使车轮回复到径向位置的能力。建立自调节独立车轮走行部的运动方程,并采用踏面斜率的泰勒级数对重力复原力的表达式进行简化。自调节独立车轮轮副的摇头运动类似于单摆,其频率取决于接触点的踏面锥度。为衰减轮副的摇头运动,需设置一附加阻尼,阻尼比要达到0.5。提高自调节独立车轮的复位能力,需要车轮踏面具有较高的锥度,使用接触角踏面反推法设计了适合于自调节车轮走行部的踏面,建立相应的车辆横向动力学简化模型。仿真分析表明,自调节车轮走行部具有理想的通过曲线性能。  相似文献   
64.
潜艇建造过程中,耐压壳体过渡环结构的焊接变形是潜艇性能的重要指标。为准确预测过渡环结构的焊接变形,基于ANSYS软件编写了焊接计算程序,对T型梁结构的焊接过程进行模拟,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物理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厚壁结构焊接变形预测的固有应变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规则厚壁球台结构的焊接工艺,得到了不同焊接工艺时厚壁球台结构的焊接变形。通过多种焊接工艺的对比分析,找到了不规则厚壁球台结构的最佳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65.
从使用和环保的角度出发,对柴油发动机排出的三种颜色烟雾的原因及排除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6.
讨论了实现三维河床地形可视化的相关理论、技术和算法,详细介绍了以V isua l C 6.0为平台,利用O penGL基本函数编程技术开发三维河床地形可视化实时浏览系统的具体过程,为河床演变分析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简便直观的可视化分析途径。  相似文献   
67.
蒋劲松 《中国水运》2006,3(1):45-46
介绍了GBF高强薄壁管安装的抗浮处理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设计,最后得出结论,具有重要的工程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8.
桥梁缺损状况分级的灰色聚类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虑到灰色聚类指标的重要程度不同,通过引入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对灰色聚类分析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定权灰色聚类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依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选取桥梁分部构件评价指标,建立桥梁缺损状况评价模型,对路网中多种类型桥梁进行评价分级.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简便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69.
在阐述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以STM32F103VET6单片机为核心的永磁同步电机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介绍了其硬件组成及软件结构,并采用矢量控制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闭环电流控制,且可以通过CAN总线实现EPS与整车的数据传输。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了硬件在环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了硬件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0.
该文在考虑材料动态参数基础上,借助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动态分析的手段,计算了不同车速下路基竖向附加应力,并与静态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材料动态参数下,路基内部及顶面竖向应力动态分析值分别高出静载下计算值8%与10%;低车速下路基竖向附加应力偏高;动态分析时间点的选取对附加应力值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