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29篇 |
免费 | 20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792篇 |
综合类 | 738篇 |
水路运输 | 614篇 |
铁路运输 | 433篇 |
综合运输 | 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102篇 |
2021年 | 136篇 |
2020年 | 87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63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94篇 |
2014年 | 141篇 |
2013年 | 142篇 |
2012年 | 192篇 |
2011年 | 230篇 |
2010年 | 165篇 |
2009年 | 202篇 |
2008年 | 177篇 |
2007年 | 188篇 |
2006年 | 196篇 |
2005年 | 163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31.
832.
波浪引起的附加阻力是管节海上浮运过程中总阻力的重要组成.采用基于势流理论的水动力学软件AQWA计算了管节浮运过程中的波浪附加阻力.通过建立管节及附属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确定管节的几何、物理性质,建立湿表面模型进行水动力学分析.对影响附加阻力的各因素,包括水深、航速、波浪谱及波浪要素等,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P-M谱的计算值较采用JONSWAP谱有所不同,附加阻力随水深增加而减小,阻力值与波浪周期及波浪入射角均有一定的关系,与波浪高度的平方成正比,且与拖航速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833.
基于人机结合遗传算法的船舶管路三维布局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管路布局优化问题属于带性能约束的组合优化问题,单纯采用计算机很难进行有效的求解。基于此,论文提出了基于人机合作充分考虑和利用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发挥人机各自特长,将人工解与算法解在改进遗传算法基因层面上进行结合,生成船舶管路三维布局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一方面可以发挥计算机的计算优势,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了设计者的设计经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求解问题的计算复杂性和工程复杂性,同时有效地引导算法进行搜索,得到满足工程要求的稳定解。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实验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4.
为了测量穿浪双体船艏部结构在航行过程中的动态变形,并分析其变形的规律,文章利用光学微动测量系统对船体艏部结构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实时自动采集与存储。试验结果表明:航行过程中动态变形为4.72 mm~7.60 mm;低海况高航速下的结构变形明显大于高海况低航速下的结构变形;在不同航向试验中,顶浪航行结构变形最大,艉斜浪、艏斜浪和顺浪工况相差不大。分析结果既可论证微动测量法监测动态变形的可行性,又可为高速双体穿浪船艏部结构疲劳裂纹和变形等机理研究及局部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5.
水运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结合水运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评价,从组织机构、运转模式、工作流程等方面对水运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预警机制进行了阐述。为建立水运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预警机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36.
837.
从分析我国高等级公路绿化工程计价与控制现状入手,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引入"绿量"评价指标,提出采用在设计施工总承包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清单计价模式,并提出要尽快完善公路绿化工程的标准、规范,制定专门的公路绿化定额及概预算编制办法.对于推进公路绿化市场化和提高我国高等级公路绿化工程的造价管理的科学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8.
运用MIDAS有限元程序建立浅埋偏压隧道数值计算模型,探讨了隧道偏压角度和埋深对洞室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及衬砌结构受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偏压角度的增加,隧道围岩各特征点抗剪安全系数整体下降,隧道洞室的稳定性逐渐降低;随隧道拱顶埋深的增大,隧道结构内力偏压特征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839.
为量化既有线平面重构成果,建立以圆曲线半径,前后缓和曲线长为自变量,既有线上所有测点至重构线路拨距平方和为因变量的平面重构评价函数.考虑该函数为多元隐函数的特点,提出基于方向加速法优化求解评价函数极小值及其对应自变量的平面重构算法.并探讨优化求解过程中圆曲线半径,前、后缓和曲线长度初始值选取,规范中相关约束条件的引入问题.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该算法重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偏角法,完全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840.
针对目前客运列车供电系统两种不同的供电制式需求,结合电力机车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DC 600 V/AC 380 V兼容的列车供电系统,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关键参数计算及试验验证情况,可为后续电力机车供电系统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