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57篇
公路运输   173篇
综合类   297篇
水路运输   174篇
铁路运输   120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针对机车故障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将机车故障分为独立变量、伴随性及真值表型故障的分类诊断方法。根据业务知识及聚类算法对故障进行分类,依据历史数据及业务知识查找故障特征变量及其逻辑关系并建立故障关系表,最后建立故障模型,读取实时故障特征变量状态,定位异常变量。应用结果表明:将故障分类后,通过查找异常变量的方法可缩小故障范围,提高故障定位效率。  相似文献   
682.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的轨道设计,系统总结了正线轨道专业设计情况,全面介绍了轨道设计概况、技术标准及轨道结构,重点阐述了道岔钢桁架长轨枕和预制道岔板、CPⅢ轨道基础控制网和预制钢弹簧浮置板等技术创新项目,介绍了道岔区排水采用独立集水井和潜水泵、杂散电流端子采用新型埋入式端子等优化设计。总结了该工程项目的设计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建议和意见,以使后续项目轨道专业设计更完善、更精细、更合理。  相似文献   
683.
自然通风作为一种节能措施,在民用建筑中已经得到广泛利用,对于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和效果值 得深入研究。以重庆地铁 1 号线沙坪坝站为原型,通过搭建地铁车站自然通风模型实验台,模拟运行公共区内多 个典型工况,对不同工况下的自然通风规模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热压是地铁车站自然通风的主要动力之一, 且出入口之间的高差对其影响有限;自然通风的路径主要由出入口通道—站厅层—出入口通道组成,流经站台层 的规模较小;同时适度增加出入口数量,可以增加自然通风量,有效促进自然通风的效能。根据测试结果提出相 应的设计和运行建议,为非空调季节充分利用自然风节能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684.
主要研究非装备车和装备车混跑或非装备车存放在存车线时的安全防护方法,提出了缓冲区的概念。根据防护场景的不同,把缓冲区分为面对面碰撞缓冲区防护和侧冲缓冲区防护。分析了缓冲区长度设置的原则和考虑因素。指出了缓冲区设计对列车正常运营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85.
在分析大型工程项目组织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基于自组织理论,界定了工程项目组织演化动力机制的内涵,建立了动力机制模型,并对其从行为主体的动力行为及动力要素作用过程2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阐明了动力机制的设计和优化是实现组织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演化,提升组织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86.
试论虚拟仪器及其在汽车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虚拟仪器的特点及核心技术为基础,探讨了虚拟仪器技术的发展,并介绍了这项技术在汽车测试中的应用,指出虚拟仪器在汽车工程领域可以替代某些现有的测试仪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7.
研究目的:沉降控制是湿陷性黄土区高速铁路建设中的技术难题。本文以郑西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路基试验工程为依托,通过开展沉降变形观测、大型浸水试验、路基沉降预测,对高速铁路技术条件下柱锤冲扩桩地基的沉降变形特性、湿陷性消除效果、沉降控制效果等进行研究,以便为湿陷性黄土区高速铁路建设提供技术储备。研究结论:柱锤冲扩桩处理深度可达20~30 m。本试验场地采用22 m柱锤冲扩桩处理,研究表明,路基填筑完成无需堆载预压,其剩余沉降量便可满足铺设无砟轨道对路基工后沉降的控制要求,处理后地基加固层内的黄土湿陷性已完全消除。因此,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柱锤冲扩桩处理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沉降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88.
由于长大简支梁桥上无缝线路,在温度荷载和车辆荷载作用下的轨道和桥梁结构各项变形较大,简单的桥上无缝线路计算模型和检算项目已不满足要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其受力与变形,更详细地对其进行计算和检算,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长大简支梁桥上有砟轨道无缝线路纵横垂向空间耦合模型。所建立的空间耦合模型,充分考虑了长大简支梁桥上有砟轨道无缝线路各部分的细部结构和其对整体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该模型可以计算钢轨附加力,也可以对梁缝纵向变化量、钢轨横向变形、桥梁竖向挠度、梁端转角和梁轨相对位移等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详细,检算项目全面,方法便于设计与施工使用。  相似文献   
689.
针对铁道供电系统信息流处理中的延时问题,建立主备模式的通信预处理队列模型、并列服务器实时队列模型和服务器轮询队列模型。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技术和蒙特卡洛方法对信息流服务过程进行研究,运用统计学方法得出排队参数概率分布、置信区间和模拟次数之间的关系。以2M光纤通信为例,取平均到达率1 024kB·s-1和平均服务率1 500kB·s-1进行蒙特卡洛模拟。结果表明:报文字节处理服务延时可控制在2~3ms左右;验证了用拉丁超立方抽样代替随机抽样,可减少蒙特卡洛模拟的次数。比较并列服务器和单服务器的实时处理队列平均等待时间模拟结果可知:相同条件下单服务器的实时处理队列平均等待时间超出10ms的概率为82.95%,超出13ms的概率为56.08%,均大于并列服务器实时处理队列平均等待时间的概率。因此,采用并列服务器配置方式可减少铁道供电系统信息流实时处理中的平均等待延时。  相似文献   
690.
为合理确定高速动车组列车在折返站的折返时间(简称站折时间),对进出站客流的集散过程和主要影响站折时间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现场实际调查统计数据和旅客进出站组织的合理作业流程以及作业时间序列图,提出高速动车组列车站折时间的分析计算方法。研究表明:站折时间主要受列车编组辆数、旅客人数、旅客在站台上的走行时间、车站客运通道和站台阶梯的通行能力等控制;当列车按8辆编组时,站折时间可取11min,占用到发线时间可取17min;当列车按双列重联16辆编组时,站折时间可取20min,占用到发线时间可取26min。研究结果可为高速铁路的列车运行图编制、客运站工作组织及客运站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