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88篇
公路运输   265篇
综合类   376篇
水路运输   228篇
铁路运输   170篇
综合运输   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路企直通运输这一新的运输组织模式使传统路网空车调配问题具有了新的特征,在借鉴传统空车调配问题模型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卸空站、装车站、技术站的空车调配数量、路径和时机问题以及技术站始发空车专列的来源,建立基于整个运输过程费用最小化为目标的路企直通运输空车调配模型并分为技术站空车配流和路网空车调配两个问题求解,使得空车调整模型符合运输生产实际并具有普遍意义,以上海铁路局部分战略装车点配空为例加以验证,该模型的采用对路网上空车调整问题将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52.
在定义了生灭过程状态转移的单格与升降格和降升格的基础上,证明了M/M/1排队系统{X(t)t≥0}的嵌入Markov链{X(n),l≥0}的转移概率弱收敛于系统的瞬态解,并利用随机游动的格路径算法求出了该链的转移概率P(i,j,n)的显式算法表达式,从而达到确定M/M/1排队系统{x(t)f≥0}瞬态解的转移概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3.
老旧钢桥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容易疲劳开裂,严重影响桥梁结构安全,为改善受损钢梁构件的疲劳性能,采用大比例疲劳模型试验对无粘结预应力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板加固受损钢梁进行研究,基于Paris公式提出疲劳强度-寿命(S-N)曲线的确定方法,并分析不同预应力水平对受损钢梁寿命影响. 对不同预应力水平CFRP板加固的双缺口受损钢梁在循环荷载下进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施加预应力可降低裂纹扩展速率和受损钢梁残余挠度超过40%,最少可延长受损钢梁的疲劳寿命3倍;最高预应力水平所加固的受损钢梁,其疲劳寿命最少提高了8倍,且预应力CFRP板加固后缺口钢梁疲劳强度等级由51 MPa提高到75 MPa. 理论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可作为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254.
2015年8.1级尼泊尔郭尔喀地震对尼泊尔北部民居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与采用砖木、砖石、土坯结构等结构形式的传统民居相比,当地常见的含砌体填充墙的自建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的震害相对较轻. 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从抗侧承载力、延性和抗震能力指数等方面,对比了这一结构体系和按照我国抗震规范设计的约束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针对不同层数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结构整体布置、层数和用钢量大致相同的条件下,与我国不同设防水平下的约束砌体结构相比,尼泊尔自建RC框架结构均表现出更好的延性性能,但其综合抗震能力随着楼层数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对3、4层的结构,其抗震能力甚至高于按我国8度设防的要求设计建造的约束砌体结构,但对5、6层的结构,其抗震能力则远远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255.
传统换道模型中,把前后临界空隙作为参数固定数值,忽视了车辆和车道间的动态交互作用等因素.从分子动力学角度,系统考虑跟驰需求安全特性,从动态的需求安全距离角度研究车辆在“跟驰-换道-跟驰”过程中的行驶状态转换.确保在换道完成时,换道车辆和目标车道后车能以需求安全距离进行跟车行驶,建立了模拟分子动力学的期望安全间距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分子动力学特性模型可以把跟驰行为和换道行为很好地结合起来.研究成果为分析车辆运行交互特性,车辆可变限速技术,自适应巡航控制技术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56.
沥青混合料两种设计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歇尔击实法和旋转压实法2种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在材料选用、矿料合成级配设计、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和验证试验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实例分析了2种设计方法的特点、差异以及在一定条件下设计结果的经验关系。SMA设计实例初步显示:以体积分析和旋转压实法设计SMA沥青混合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57.
随着交通拥挤等问题的不断加剧,开辟新的物流通道成为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城市交通发展现状提出建设地下物流通道的设想,从技术、经济、环境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等方面对其建设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证明城市地下物流通道的建设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58.
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及车流离散理论,提出了以车流延误最小为目标的相位差优化模型.该模型为共用干道的一系列交叉口组成的线控系统.介绍了车流通过线控系统交叉口停车线后的流率-时间规律,建立了车流通过线控系统交叉口时产生延误的计算方法.仿真试验运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现实的交通运行情况,为干道交通运行提供更好的控制效果,模型的递推形式有利于计算机编程实现,较双向绿波数解法优越.  相似文献   
259.
260.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变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路面应具有保障行车安全的功能,而这主要取决于路面的抗滑性能。反应路面抗滑能力的重要技术指标是路面的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抗滑构造、路面湿度、行车速度和构造深度是影响摩擦系数的重要因素。通过测试多条水泥混凝土道路路面的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经过数据分析研究得出,刻槽抗滑构造的路面抗滑稳定性高于拉毛构造,路面摩擦系数随速度增加线性下降;水泥混凝土道路在使用1-4 a内,高速行驶时的摩擦系数受路龄影响下降较多,而到7-10 a时,低速时的摩擦系数随路龄增加下降的较多;摩擦系数下降百分率受构造深度影响,随构造深度增大而增加,只有合适的构造深度才能有最好的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