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2篇
  免费   108篇
公路运输   440篇
综合类   540篇
水路运输   425篇
铁路运输   313篇
综合运输   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城市公交线路调度发车频率优化模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客流需求合理确定发车频率是优化调度方案, 实现科学调度的关键工作之一。在分析现有模型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城市公交常用的调度模式, 建立了以客流需求为基础数据, 以乘客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加权平均值最大为目标的公交线路发车频率规划模型。介绍了优化模型的构建过程、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中各组成要素的计算方法以及模型的解法, 阐述了模型所需数据的自动获取和处理方法。实例证明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2.
江永  刘迁 《都市快轨交通》2013,26(1):49-53+63
从服务对象、功能定位、技术要求等角度,明确区域轨道交通的概念,将其分为市域轨道交通和区域铁路,并结合城市发展模式,提出两种市域轨道交通发展类型。从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出发,进一步阐述发展市域轨道交通的要求,从城乡路网构建、车辆系统开发、多层次网络衔接、审批管理体制、建设时机选择方面,探讨发展市域轨道交通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43.
甘油明胶栓剂基质组方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设计耐热性较好、融变时间适宜的甘油明胶栓剂基质新组方。方法 以甘油明胶栓剂基质的融变时间与受热软化温度为考察指标 ,依次改变基质中明胶的用量、筛选加入其他辅料 (聚乙二醇、β 环糊精、尿素、甘露醇 )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确定甘油明胶栓剂基质新组方。结果 明胶用量能改变基质的融变时间 ,但对其耐热性无显著影响 ;添加的 5种辅料中 ,甘露醇提高基质的耐热性效果最好 ,也能缩短基质的融变时间。结论 耐热性与融变时间均适宜的甘油明胶栓剂基质新组方为明胶 2 0 g、甘油 5 0g、甘露醇 6 0 g ,控制基质含水量为 10 %。  相似文献   
944.
在满足现有规范、标准和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互通立交的设计应以灵活性理念为指引,解决实际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最终获得均衡的设计方案。依托深圳外环高速公路宝安大道互通式立交的方案研究实例,介绍灵活性设计理念在互通交叉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945.
非埋式桩板结构路基承载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非埋式桩板结构路基的承载机制, 选取试验段典型断面进行元器件布置与长期观测;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 依据等刚度的原则引入综合转动刚度的概念, 建立了纵、横向平面分析模型, 对非埋式桩板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性进行测试分析。实测结果表明: 结构主筋应力测试值与理论值相差10%~30%, 吻合较好, 最大值出现在托梁支座断面上侧, 为60.60MPa; 桩侧土体承受约95%的荷载, 且未产生负摩阻力; 桩板结构的荷载传递规律与传统路基不同, 桩基将荷载传递到更深的持力层, 改善了路基软弱土体部分的受力状态; 轨道结构完工半年后, 承台板顶面最大累计沉降出现在中跨跨中断面, 为1.0mm, 满足沉降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946.
A new scheme is proposed to model 3D angular motion of a revolving regular object with miniature, low-cost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MEMS) accelerometers (instead of gyroscope), which is employed in 3D mouse system. To sense 3D angular motion, the static property of MEMS accelerometer, sensitive to gravity acceleration, is exploited. With the three outputs of configured accelerometers, the proposed model is implemented to get the rotary motion of the rigid object. 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 an input device is developed with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chem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 simulated 3D cube can accurately track the rotation of the input device. The result indicates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 in the 3D mouse system.  相似文献   
947.
柔性悬索桥静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将大跨悬索桥的设计思想与柔性悬索桥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对结构进行了详细的静力分析,探讨了柔性悬索桥的变形控制,最终提出了基于增加“结构重力刚度”思想的2种控制结构变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8.
本文针对我国河谷型城市在现有公交线网规划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河谷型城市的定义与特征入手,分析了河谷型城市公交线网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就河谷型城市公交起讫点和换乘枢纽的设置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几种相应的布局模式各自的优缺点及适应条件。通过对河谷型城市所具备特点的综合分析,并结合现有的交通方式,提出了适合我国河谷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规划模式,从多方面对河谷型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提出了改进意见,对河谷型城市公交线网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49.
大型活动中突发事件对交通流的时空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大型活动消散过程中交通流分布状况, 分析了大型活动中突发事件对交通流分布的时空影响特征, 总结了突发事件下常用的交通管制和疏导措施, 将静态多路径交通分配方法与元胞传输模型(CTM)相结合, 设计出了适合突发事件下的准动态交通分配方法。对一个小规模路网进行仿真, 计算了突发事件下各交叉口节点的拥堵时刻, 研究了路网拥堵的形成及消散的时空变化规律, 并对两组不同管控方案下交通流疏散效率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 不同控制方案下的路网在仿真时段内平均车辆延误分别为197、232 s.pcu-1, 由该指标可以判断方案一优于方案二, 因此, 基于CTM的准动态交通分配方法可定量评价突发事件下交通组织方案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0.
为更加精确地对公交事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以探究其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事故综合强度+K-means的公交事故严重程度分类方法,并基于此分类方法建立公交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首先,针对传统事故严重程度分类中的定性分类方法,引入事故综合强度法定量计算公交事故严重程度,并运用K-means聚类算法对事故严重程度进行聚类。其次,选取环境、驾驶员、道路车辆和事故特征这 4 方面的 17 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分别将事故综合强度+K-means分类法和传统分类法的结果作为因变量,运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公交车事故严重程度,同时利用平均边际效应量化各显著因素的影响程度,以佛山市2021年156起公交车事故数据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事故综合强度+K-means分类法的有序Logit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优度。高峰期、换道、超速、加速度过大、注意力分散和进出站会增大发生极严重公交车事故的概率,增大的概率分别为11.57%、29.06%、23.98%、17.13%、30.97%和12.27%;白天和晴天会减小发生极严重公交车事故的概率,减少的概率分别为22.31%和12.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