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40篇
综合类   95篇
水路运输   28篇
铁路运输   22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52.
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的整合与优化配置是铁路安全运营与合理配置运力资源的关键,涉及路网分布、环境保护、设置地点、运输供需平衡、应急救援等多个因素。本文从成本与风险出发,分析影响危险货物办理站配置的因素,建立危险货物办理站配置的多目标0-1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最后以成都及周边配置危险货物办理站为例进行计算,得出成昆线上成都...  相似文献   
53.
热油管道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埋地热油管道稳态时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应用CFD通用软件Fluent,模拟计算管道沿程温降,与理论公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证实与苏霍夫公式的理论解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Fluent在计算传热方面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而后通过Fluent软件模拟管道埋深、管道半径、管道流量、保温层以及非稳态对管道传热的影响,并通过后处理软...  相似文献   
54.
结合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白+黑路段沥青路面处治工程,介绍橡胶沥青的加工及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根据试验路的成功铺筑并基于现场综合分析评价,认为加强原材料检验、合理控制施工工艺和优化施工方案可获得橡胶沥青路面优良的路用性能,为今后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推广应用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5.
松花江大顶子山坝顶门机为具有桥机功能的高扬程坝顶门机,其安全运行极为重要.研究该门机在负荷作用下的静、动应力特性和响应,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6.
根据肘形芯模的结构特征,研究帘线在肘形挠性软管芯模上缠绕的稳定性,在肘形芯模直管段只要缠绕丝嘴旋转中心与芯模中线重合,不出现偏心,则帘线在肘形挠性软管直管段缠绕将不会出现滑线现象;在肘形芯模弯管段,当芯模结构一定时,丝嘴至芯模的距离越小越容易出现滑线,有滑线趋势的部位位于φ=90°和φ=270°附近,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57.
汽油喷雾碰壁和油膜形成的可视化试验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进气道喷射汽油机混合气形成对燃烧和排放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汽油喷雾碰壁过程,利用定容燃烧弹进行了汽油喷雾碰壁直接高速摄影,研究了不同倾斜角度壁面、不同壁面粗糙度和碰壁距离等对喷雾碰壁和油膜形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CFD软件建立了定容燃烧弹内汽油喷雾碰壁和油膜形成过程的三维数值模型。测量了定容燃烧弹内的压力,并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为汽油机进气道喷射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8.
采用不同方法推导两种典型三维结构的声辐射模态及其辐射效率.求解方法采用单元辐射器法和基函数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阐明各自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以及相应的应用场合.对球形结构和圆柱形结构进行数值计算,并对各自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9.
运用FLAC3D,系统研究动荷载振幅、频率以及工程因素对竖向排列地下硐室群稳定性的影响,并实例分析地下硐室群在爆破震动作用下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振幅对地下硐室群稳定性的影响最明显,隔板对动荷载具有放大效应,当振幅等于0.5 m.s-1时,放大系数为1.35,放大系数随动荷载振幅的增大而增大;围岩塑性区面积也随振幅增大而增大。隔板位移量随频率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50 Hz的高频动荷载对地下硐室群稳定性最不利;隔板最大位移量随硐室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上方硐室跨度的增加而增大,硐室间距越大,上方硐室的跨度越小,对地下硐室群稳定性越有利。动荷载作用下地下硐室群围岩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但最大拉应力小于岩体的抗拉强度,地下硐室群围岩不会出现拉裂破坏。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爆破震动作用下地下硐室群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沿硐室群轴线方向,洞口位移量最大,中间部分的位移量最小,这与实际监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0.
福建省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温度场监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昌斌  曾惠珍 《公路》2007,(8):69-77
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显著受到温度应力影响。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气候不同,路面结构亦有差别,为准确了解本地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受力性能,针对具体结构进行区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以福建省南平市、福州市两地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为研究实体,进行了3个不利季节的现场温度场监测,并得到相关的重要实测数据。阐述了试验路段温度场的具体监测方案,包括温度传感器和自动气象站的布置、埋设,以及现场观测程序等。基于测试数据处理,分析了贫水泥混凝土基层和冲击压实破碎水泥混凝土板作垫层的两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温度场、温度梯度的分布特性。校验了目前常用的一维温度场和二维温度场的适用性,得到一些有意义结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场及温度应力深入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