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5篇
  免费   187篇
公路运输   1951篇
综合类   1899篇
水路运输   1895篇
铁路运输   1279篇
综合运输   2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531篇
  2010年   529篇
  2009年   581篇
  2008年   552篇
  2007年   647篇
  2006年   651篇
  2005年   499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介绍了NORCON公司研发的Neptune模拟器的主要功能及功能的设计方案,剖析了其搭建框架,分析其故障设置及评分体系的机理,从而阐述了先进模拟器的现状、发展水平及趋势。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比跨度32 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用不同方法加固前后的力学性能,研究碳纤维加固技术应用的适宜场合。研究结果表明:在抗弯加固方面,碳纤维加固更适合于原结构高度较小、配筋较少、荷载变化不大的构件;对于梁高大、配筋多、活载作用大的桥梁,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梁,因新增碳纤维的面积远远小于实体梁面积,加固后构件的刚度,钢筋应力的改善有限,其加固的效果不如预应力加固。采用黏贴碳纤维布的加固方法基本无法提高实体梁的抗裂性能,但在梁体开裂后,碳纤维对梁体的裂缝发展有较好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63.
介绍了哈大线牵引变电所当地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变电所220 kV侧系统自动转换、接触网线路自动检测和变电所馈线反向电压自动检测3种自动控制功能,分析了其基本原理、工作过程及应用情况和取得的效益.  相似文献   
64.
随着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减少铁路工程施工对行车的影响,便成了施工组织的重要课题。电气集中大修工程施工对行车安全、行车效率的最大影响是信号停止(以下简称信停)。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信停时间是最直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朔黄线复线自动闭塞开通运营后,在大机养路作业、钢轨放散施工中,一般需封闭一条线路,将出现列车逆向运行。由于朔黄线没有逆向自动闭塞设备,这时只能按站间闭塞办理,影响区间通过能力。如果在相邻两站间增设1架逆向通过信号机,将提高区间1倍的通过能力。经过反复的研究、探讨和试验,确定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66.
孙玉武 《北方交通》2006,(12):78-80
随着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运输结构和路网结构已经或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使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交通分析变得越来越复杂。结合具体项目提出了大通道公路项目宜采用综合运输分析方法,应用于具体项目将会使交通分析与预测更加准确和合理,对今后类似的大通道项目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7.
软土地基超长灌注桩荷载传递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现场测试,对软土地基上的超长灌注桩的荷载传递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桩身轴力随深度逐渐减小,在不同的土层中以不同的速率减少。并且随着桩长的增加,桩端阻力表现为逐级下降的趋势;当桩长超过有效桩长,桩长的增加不能提高桩基承载力,但可以避免脆性破坏的发生;高压灌浆不仅可以提高桩基承载力,而且改变了超长桩的受力机理。  相似文献   
68.
针对目前铁路工程利用外资项目概算编制和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处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9.
以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东岸并行立交段施工为研究对象,对浅埋条件下并行立交隧道施工安全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施工结束后地表沉降最大值为39.66mm,并位于隧道上下立交区域,地表沉降不能满足安全要求,还需对地表采取加固措施,如采取地表锚杆、地表袖阀管注浆或旋喷桩加固;下部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及受力受上部隧道施工影响不大,安全系数均大于1,结构能满足安全要求,但施工中仍不能忽视对初期支护变形及内力的监测,视情况采取加固措施,或改变施工工艺,如可以先行贯通下部隧道二次衬砌。其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的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0.
徐伟  孙旺  许硕 《铁道通信信号》2013,49(Z1):144-147
研究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轨道交通车载监测与维护系统,利用信息挖掘技术,对运行获取的数据设定关联规则组合,从而获得对列车运行信息更可靠地认识和运行质量评估,从大量日志中,快速找到关键问题,应用于列车测试和维修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