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9篇
  免费   112篇
公路运输   1592篇
综合类   1293篇
水路运输   1621篇
铁路运输   1002篇
综合运输   35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585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淮盐高速公路十四标段湿喷桩处理软基的施工实践 ,总结影响湿喷桩成桩质量的关键因素(钻进速度、钻头、材料 )、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2.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分析了构建现代人本管理体系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个基本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53.
分析线路平面缓和曲线长度取值的影响因素,以及直线电机系统对缓和曲线长度取值的影响;对比分析最大曲线超高对小半径曲线限速和系统旅行速度的影响;建议直线电机系统线路最大超高值和缓和曲线长度的取值可以延用地铁规范的规定。  相似文献   
54.
结合我国铁路的运输现状分析,货运列车需要提高牵引质量,重点对重载扩能方案、主要技术设备的研究,探索性地提出了开行重载单元煤运列车为主的双线电气化铁路的主要技术措施,并从运输组织与管理、桥梁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5.
重载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改造方案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重载铁路扩能改造后,牵引供电系统的适应性及配套的改造措施,结合重载铁路自身的特点,较全面介绍几种重载铁路扩能改造措施,并理顺思路对重载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改造方案有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分析,提出较为逻辑的牵引供电系统扩能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56.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境内地区铁路的良好接驳是充分实现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外联功能的必要条件。简要分析了两者的分布特点,研究了两者的接驳方案,确定了接驳站点分布及其功能分工。结合站点周边的土地开发,重点介绍了石龙站和新东莞站两个接驳站点的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57.
文章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分类、并对其最新发展和商业化运营趋势及其所用的安全评定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8.
介绍EH200型直流供电电力机车的开发.为证实机车性能满足基本要求,至2001年6月完成了样机试验,并从2001年7月至2002年3月牵引列车进行了运营.通过这些试验和运营,证实该种机车能满足规定的性能,包括与地面设施的匹配.  相似文献   
59.
简要介绍了冲绳城市单轨运输系统的设施和车辆概况.  相似文献   
60.
Dynamics of inorganic nutrient species in the Bohai seawater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ithin the frame of a Sino-German Joint Research Program, two cruises of “R/V Dong Fang Hong 2” were carried out in September–October 1998 and April–May 1999, respectively,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nutrients in the Bohai. Nutrient species (NO3, NO2, NH4+, PO43− and SiO32−) are determined colorimetrically on board for five anchor and 30 grid stations. In situ incubation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planktonic nutrient uptake and benthic exchange flux.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display short-term variability and seasonal change in the Bohai, with higher levels in shallow coastal waters than in the Central Bohai. The influence of riverine discharge on nutrient levels can be seen from salinity isopleths, nutrient distribution and species ratios. Near-bottom (nb) waters have similar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as to the surface waters in the Central Bohai, whereas stratification takes place in the Bohai Strait and North Yellow Sea. In situ incubation experiments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 uptake ratio (i.e. N, P) by phytoplankton is proportional to the ratios among nutrient species in ambient waters. Based on the data of this study and previously publications, a preliminary estimate of nutrient budgets via riverine input and atmospheric deposition i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tmospheric deposition gains importance over rivers in delivering nutrients into the Bohai and sustain the new production, following recent decrease in riverine inflow caused by drought periods in North China and damming practices. A historical review of nutrient data indicates that concentrations of nitrogen increase and phosphorus and silica decrease in the Central Bohai over last 40 years. This potentiall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health of ecosystem in Bohai (e.g. food web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though further study is needed to examine the scenario in more det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