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9篇
  免费   127篇
公路运输   558篇
综合类   733篇
水路运输   489篇
铁路运输   389篇
综合运输   6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在应用土的弹塑性理论、非线性有限元基本原理及桩土共同作用原理的基础上,采用Drucker-Prager材料模型,考虑桩土接触面问题,建立群桩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桩土共同作用模型的沉降、位移、桩土应力比等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了一些规律,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82.
针对隧道工程大断面竖井施工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隐患集中等难题,文章以甘肃省武罐高速公路麻崖子隧道竖井施工为例,从施工方案的选择,设备提升、钢丝绳选型、校核验算及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管等方面进行安全监控探讨,确保了施工安全,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3.
对陕北黄土地区公路排水设施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截水沟、边沟、急流槽和小桥涵等排水设施水毁的形式和4种主要原因,并从设计理念、设计降雨重现期、水力水文计算、地下排水、边坡防护和灾害预测预警等6方面提出排水设施设计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84.
依托港珠澳大桥埋置式承台足尺模型工艺试验项目,采用理论计算分析与原位试验监测相结合的办法对埋置式承台基坑开挖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理论计算分析采用G-slope软件对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进行了分析,原位试验采用单波束测深仪定期和不定期地对试验基坑开挖后水下地形进行测量,在对边坡稳定性理论计算分析与原位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宜的承台基坑开挖边坡比,为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关键施工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立体交叉桥梁设计越来越广泛,为了既不影响已通车道路车辆的通行,又能顺利完成新建立体交叉桥梁施工,交通导改方案非常必要。详细阐述了两层立体交叉的新建现浇箱梁桥跨越已通车高速的施工安全交通导改方案。  相似文献   
986.
针对局部交通状况分析所需要的多粒度仿真功能,本文分析了从宏观规划模型到微观仿真模型转换时的逻辑保证和数据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路径流的多粒度交通仿真方法,从物理、逻辑和运行三个层面实现了从基于点和线的宏观路网到基于车道的微观路网的转换.针对转换过程中交通小区质心及其路网连接线等虚拟实体的处理问题,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新的支路近似方法.基于上述方法,开发了适用于TransCAD和VISSIM模型转换的软件包,方便地实现了从宏观路网中局部区域交通状况分析到微观路段交通流量仿真的一致性转换.  相似文献   
987.
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对于内河港口亦是如此.与沿海港I:7相比,内河港口的一些特殊性使得其生态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建设生态型内河港口任务艰巨,意义深远.通过阐述建设生态型内河港口的重要性,并坚持全过程控制的理念和从政府、港口管理者的角色发挥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生态型内河港口的思路与举措.  相似文献   
988.
隧道二次衬砌结构混凝土开裂会影响其长期使用性能,导致结构耐久性退化。客运专线隧道二次衬砌的细微裂缝甚至会在车辆运行作用下(振动、气动压力)扩展,影响行车安全,因此控制衬砌混凝土施工期裂缝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现场测试采用在衬砌混凝土上预留孔的方法测定二次衬砌现浇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得到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在衬砌混凝土内埋置振弦式混凝土应变计的方法测试混凝土在施工期间的应变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早期混凝土内部应变的变化规律从量值上表现为: 边墙部位的压应变态势、拱顶部位的拉应变态势及拱腰部位的过渡态势。拱顶部位在施工期表现为拉应变,这是衬砌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989.
随着轨迹收集技术与数据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行驶轨迹被采集并用于 交通流研究。车辆轨迹数据主要包括车辆运行的位置与时间等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可以推算出 车辆的速度、加速度及其与前车之间的空间和时间距离等驾驶行为参量。通过研究轨迹数据可 以揭示车辆自身的运行规律,车辆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道路环境对车辆的作用规律,以及由此 产生的宏观、微观交通流现象,因此,轨迹数据研究受到日益重视。本文简要回顾了与轨迹数据 收集相关的历史,介绍了自然场景下采集的Next Generation SIMulation(NGSIM)数据及实验场景 下采集的车队轨迹数据,并梳理了近几年基于车辆跟驰轨迹的理论研究。首先,分析以交通振 荡、交通回滞为代表的交通流关键实测现象研究工作;整理跟驰行为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 不对称跟驰行为、稳定跟驰行为的存在性、跟驰行为的记忆效应、任务难度、随机性、异质性。之 后,介绍基于跟驰行为分析成果而构建的仿真模型。最后,从3个方面评述现有基于轨迹数据的 研究,并提出未来展望:交通流关键实测现象方面,应收集更多不同条件下的数据,并尝试构建更 加普适性的理论或模型解释交通流现象;跟驰行为分析方面,可结合数据挖掘技术或生理、心理 理论,量化驾驶员跟驰特性与生理、心理特征,并将两者结合深入分析跟驰行为的机理;仿真建模 方面,可更多考虑驾驶员生理和心理变量,使模型更具人性化特征,并关注模型的评价方法,注重 模型对实际交通流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990.
沥青铺面以沥青混合料面层-水泥稳定碎石(水稳)基层结构为主,而境外欠发达地区通常缺乏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自建水稳拌合站亦相对困难,水稳的施工质量、进度往往难以保证。为解决该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水稳替代材料。综合分析适用性、原材料供应等因素,选择级配粒料为替代材料,并合理分析转换系数、优化级配粒料层厚度,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确保质量、进度、成本可控。以南亚某港口项目采用沥青-级配粒料铺面结构为例,介绍该型铺面结构在境外欠发达地区的应用。实施效果表明:级配粒料压实性好,沥青表面无裂缝、车辙,道路无明显差异性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