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2篇
  免费   164篇
公路运输   1120篇
综合类   1129篇
水路运输   1096篇
铁路运输   899篇
综合运输   16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highly improves spectrum efficiency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However, when it is applied to a cellular network, the capacity gain from this technology remains unknown. The reason is that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changes the aggregate interference experienced by each communication link in cellular networks. In this paper, the capacity gain from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is studied for cellular networks of 4G and beyond, where the same frequency channel is adopted in each cell. A two-layer Poisson point process (PPP) is adopted to model the network topology, and stochastic geometry is employed to derive the coverage probability and the average capacity of typical link in a cellular network. On the basis of these derived parameters, the capacity gain from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is determined. Numer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without mutua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IC), the capacity gain is small under various power levels; with perfect MIC at base stations, the capacity gain can exceed 60%; with imperfect MIC at base stations, the capacity gain decreases quickly even with a slight drop of MIC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82.
目前,学者在智能网联交通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的技术进展综述和微观某一特定问题分析,但对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各组成元素之间相互影响作用关系的数学分析尚有欠缺.首先,将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分为三层,分析智能网联交通中各子系统间的动态影响作用关系,以及子系统状态波动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影响,提出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稳定性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根据模型的协同联动思想,提出基于车速推荐思想的智能网联交叉口人、车、路、管控协同联动流程;最后,通过仿真模拟T型交叉口的人、车通行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地适应并说明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在协同联动作用下提高交通流的顺畅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3.
通过分析中海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当前在信息化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阐述了企业信息化与精细化管理的相互推动作用,提出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成就精细化管理企业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4.
钢棒加强式轨枕道床的纵横向阻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井国庆  王新雨  周强  姚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1,56(6):1192-1196, 1213
为了探究钢棒加强式轨枕的纵横向阻力机理、分担以及钢棒插入深度和砟肩宽度的影响规律,为川藏铁路长大坡道韧性和稳定性增强提供新方法,通过进行一系列纵横向阻力试验得到了钢棒加强式轨枕纵横向阻力的总体特性和分担情况;通过改变钢棒插入深度和砟肩宽度探究了两者对钢棒加强式轨枕纵横向阻力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与普通轨枕相比,钢棒加强式轨枕的纵横向阻力都有提高,当砟肩宽度为500 mm,堆高为0,钢棒插入深度为400 mm时,钢棒加强式轨枕纵横向阻力比肩宽为500 mm、堆高为150 mm条件下普通轨枕分别高39.2%和53.7%,枕底部分横向阻力分担比普通轨枕提升8%,纵向阻力提升26%;钢棒插入深度对道床阻力影响较大,在砟肩宽度为500 mm、堆高为0 时,插入深度由100 mm变至400 mm,相较于普通轨枕肩宽为500 mm、堆高为150 mm的工况,纵向阻力增幅由5.1%变至39.2%,横向阻力增幅由6.1%变至53.7%;砟肩宽度变化时,纵向阻力变化较小,横向阻力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85.
在铺设公路路面沥青时,常会运用振荡压实技术,该技术不但能降低压实材料的渗透率,而且还能解决沥青混合物的氧化难题.所以,振荡压实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我国公路路面铺设工程中.文章将以具体实例为基础,探究振荡压实技术在铺设沥青工程的应用方式,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86.
在大倾角中厚煤层沿空留巷中,以往的支护方式难以满足大倾角中厚煤层巷道特殊的围岩结构稳定的需要,同时无法适应工作面内矸石垮落造成留巷困难。文章针对这一难题,首次提出并采用了"柔性护巷"技术,通过利用巷道上帮形成的由垮落矸石堆积在特制钢筋网上的"包护带",允许巷道顶板有一定的下沉量,从而使矸石充分为巷道顶板组合岩梁结构提供支撑力。在总结其施工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巷道矿压显现规律、顶板移动规律、矸石垮落堆积规律和钢筋网变形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利用锚、网、索、支柱联合支护的基础上,应用"柔性护巷"技术能有效地解决大倾角中厚煤层沿空留巷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87.
刘强  汤爱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1,56(6):1268-1274, 1289
针对高寒地区公路系统遭遇雪灾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以黑龙江地区公路系统及其常遭遇的风吹雪灾害为研究对象,从灾害发生机理探究灾害形成的宏观条件;基于概率论思想,通过影响因素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将致灾因子发生可能性、危险等级及危险强度三者联系在一起,阐明了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理论;在公路系统脆弱性评估的基础上,构建了适用于寒区公路系统的风吹雪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通过此体系对黑龙江省2017年2月份内的风吹雪事件进行评估,并将预测结果与省气象信息中心发布的道路预警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研究区公路网在评价时段内相对风险等级最高的是鹤岗-伊春线、绥化-大庆线的绥化段、哈同公路的哈尔滨和佳木斯段以及牡丹江市周边,其相对风险概率大于0.69,需要对此路段多加关注. 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后寒区公路网的雪灾救援及物资配置提供了参考,使得寒区防灾减灾任务更加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88.
针对道路交通事故综合救援装备专用作业装置存在功能不匹配、性能适应性差等问题,参照《清障车》(QC/T 645)和《道路车辆清障救援操作规范》(JT/T 891),提出了道路交通事故清障救援装备专用作业装置的测试与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某型道路交通事故综合救援装备为例,分别选取空载、额定载荷、超载、侧绞盘载荷、托臂载荷、扶正等系列工况测评。验证结果表明:该型道路交通事故综合救援装备的功能和性能均合格。  相似文献   
89.
A new hybrid method, which combines improved glass-blown technology with wet etching, is reported to fabricate micro wine-glass resonators with high-quality fused silica. The optimum placement is compared to achieve the resonators with good shell shape. The typical shell diameter is about 4mm and its thickness covers from dozens to hundreds of micrometers. The etching rates in corrosion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ratios and at different thicknesses of hemispherical shells are studied. We also conclude how to precisely control the thickness. The corrosion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ratios of HF solution to NH4F solution make the spherical shells rougher in different degrees. The best roughness is 0.581 nm in the 1: 8 ratio corrosion solution while the original roughness is 0.537 nm. This fact shows that the resonator remains atomically smooth surface. Based on the glassblowing spherical fused silica structure, the thickness of the resonator i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buffered oxide etch (BOE)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d etching rate. The measured resonant frequency of the hemispherical shell at ambient pressure and room temperature is 1.75 kHz of rocking mode which is close to the simulated frequency. Using such a low-cost hybrid approach, we can fabricate high-quality microscale resonators in batch.  相似文献   
90.
跨平台航迹精度测评对多平台协同使用传感器航迹数据具有指导意义,论文介绍了相对于本平台距离/方位的测评方法(方法一)和空间距离精度的测评方法(方法二),从非线性坐标变换的角度分析了本平台位置对测评结果的影响,其中方法一的计算结果在两平台位置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主要受被探测目标相对于这两个平台的方位角度差影响,方法二的计算结果则不受本平台位置的影响,因而后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