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82篇
  免费   2239篇
公路运输   8804篇
综合类   10009篇
水路运输   7929篇
铁路运输   5494篇
综合运输   885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1218篇
  2021年   1637篇
  2020年   1114篇
  2019年   667篇
  2018年   555篇
  2017年   598篇
  2016年   567篇
  2015年   1222篇
  2014年   1590篇
  2013年   1986篇
  2012年   2444篇
  2011年   2559篇
  2010年   2668篇
  2009年   2472篇
  2008年   2416篇
  2007年   2389篇
  2006年   2082篇
  2005年   1911篇
  2004年   848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436篇
  2000年   404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6 毫秒
41.
川藏铁路建设面临着涉及专业广泛,施工条件恶劣等诸多挑战,导致技术接口繁多且管理难度大.川藏铁路修建的桥梁总数超过120座,铁路桥梁工程与其他工程的技术接口便成为川藏铁路接口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提升川藏铁路工程质量,降低管理成本的关键.采用结合三角模糊数确信度(triangular fuzzy number certitude degree,TFNCD)算子的模糊决策试验评估实验室(fuzzy DEMATEL)方法对川藏铁路桥梁与其他工程的技术接口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桥隧连接与路桥过渡段对技术接口系统的影响最大,应分配更多的资源以确保工程质量;电力、通信、信号电缆的上下桥预留等技术接口有极强的相似性,可以采用类似的管理方法,提高技术接口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2.
针对3洞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计算问题,基于普氏平衡拱理论,将围岩压力看作单洞隧道的基本压力与相邻隧道开挖引起的附加压力之和,提出适用于3洞小净距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根据该计算方法研究不同岩柱厚度、开挖跨度和开挖高度对围岩压力的影响规律,并将该计算方法应用于确定八达岭长城站3洞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结果表明:随着岩柱厚度的增加,围岩压力不断减小,当岩柱厚度达到某一值时,围岩压力与单洞隧道相同;岩柱厚度、边洞跨度和中洞高度变化影响整体围岩压力,中洞跨度和边洞高度仅影响各自单洞围岩压力;3洞小净距隧道的最优开挖顺序为"先边洞、后中洞",中洞围岩压力大于边洞,应力值最大点为中洞顶部。施工中应注意中洞围岩稳定,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岩柱区域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43.
为进一步对系统动车组车载信息无线传输系统(WTDS)中已有的数据进行深度剖析,总结规律、开发应用,针对WTDS的轴温数据,设定更全面的阈值线,采用标准曲线比样法以及多元非线性回归等数学算法,建立了轴温数据分析预测模型.基于CRH5A型动车组的实际轴温数据,采用上述预测模型预测其未来轴温并进行故障判别,结果表明:该分析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判别动车组轴箱故障,满足生产实际的需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上述预测模型的开发不仅实现了对动车组轴温数据的深度挖掘,同时成功拓展了WTDS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4.
针对地铁地下车站轨顶风道排热效率较低的情况,提出了轨顶排热效率评价参数,并通过数值模拟对轨顶流场、温度场及排热效率评价参数进行计算.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过多的冷风被吸入轨顶风道是排热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提高轨顶风道中的风口排风量及风口尺寸增加均无法有效增加其排热效率;轨顶热风分布区域较小.由此推论,排风口参数的优化策略为减小轨顶排风口分布尺寸,并适当将排风口位置向车头方向移动,为此可提高排热效率20%~50%.基于优化策略,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为有效解决深水半潜式支持平台靠泊海洋生产平台过程中存在的碰撞问题,从碰撞事故发生原因入手,借鉴挪威船级社(Det Norske Veritas,DNV)DNV-RP-107规范中的船与海洋平台碰撞概率模型和美国公路与运输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AASHTO)《美国公路桥梁防船撞设计指南》中的船桥碰撞概率模型,将支持平台发生向前的过分偏移引起的碰撞场景分为漂移碰撞和动力碰撞2种,建立事件树,得到支持平台靠泊海洋生产平台碰撞概率模型。在此基础上,估算支持平台靠泊碰撞海洋生产平台的概率,由此评估碰撞风险,为半潜式支持平台靠泊碰撞海洋生产平台场景下的相关规范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系统归纳与剖析了国内外耐候钢桥的研究新进展及工程应用情况, 总结了稳定耐候锈层的形成机制、选材标准、腐蚀与疲劳损伤机理、耐候构造、耐候螺栓研发以及锈层检测与评价技术等方面的关键科技成果, 梳理并完善了耐候钢桥的适用范围和腐蚀余量设计指标, 提出了耐候钢桥锈层稳定化处理及施工技术要点; 评析了耐候钢桥锈层损伤检测与评价技术、腐蚀损伤养管技术, 结合美、日耐候钢桥工程事故经验教训和中国首批长寿命高性能耐候钢桥建设技术创新成果, 探讨了该领域的技术创新方向。研究结果表明: 耐候锈层由外层的γ-FeOOH、α-FeOOH以及内层的非晶态FeOOH化合物与Fe3O4构成, 稳定耐候锈层能否形成与保持, 主要受氯离子、积水和积尘等因素的影响; 建议编制中国高性能耐候钢桥选材区划图谱, 完善稳定耐候锈层构造设计准则; 现代耐候钢桥具有高性能和长寿命的技术特征, 带锈层构造细节的面内应力疲劳、面外变形疲劳试验和数值断裂力学模拟, 以及耐候高强螺栓长期耐损性能研究的推进, 将为建立完善的耐腐蚀、抗疲劳设计准则奠定基础;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推动长寿命高性能耐候钢桥智能运维技术的重大进步; 应加大研发投入, 建立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长寿命高性能耐候钢桥设计、建造和运维标准规范体系, 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推进交通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47.
48.
介绍了桥涵连续箱梁施工采用大模板的可行性及优缺点。利用大模板施工所取得的最佳成效 ,目的是为今后大模板在桥涵施工中的使用得到广泛的普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不再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它已作为一种普通的交通工具进入千家万户。面对这种形势,如何为汽车企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便成为成人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简述了对成人教育的认识,指出要走特色兴校之路,办出贴近汽车企业的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50.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当没有路线设计资料时,需对旧有路线进行拟合,重新进行勘测设计,以获得与旧有路线一致的路线设计资料,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提供设计依据。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拟合旧有路线时勘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