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5篇
  免费   82篇
公路运输   308篇
综合类   417篇
水路运输   227篇
铁路运输   213篇
综合运输   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避免止滑器与滑板卡扣碰撞,纵向油脂滑道的止滑器要求安装在滑道的外侧,以避开滑道内侧的滑板卡扣.并列造船的船台,为满足不同船型的下水要求,主滑道两侧均需安装止滑器,由此带来了止滑器与卡扣干扰的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止滑器布置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实际需求采用不同的布置方式,解决止滑器与滑板卡扣干扰碰撞问题,保证了滑道下水安全.  相似文献   
32.
EEDI是衡量船舶能效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于试验条件限制,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模型试验结果对交船测试进行修正换算得到.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自主研发了航行性能和海洋环境监测平台,可对营运船舶开展长期跟踪监测,实时收集船舶营运阶段的航行环境和性能参数,通过自动识别航行状态,划分海区、海况和船舶载况等因素对于船舶功率与航速的影响,可获得营运船舶实际EEDI指标,提高EEDI实船验证结果的准确性.监测平台在某万箱级集装箱船进行相关验证,并已展开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33.
对于基线平整、不含突出附体的船舶,采用纵向进出坞,是一种传统、安全且便捷的进出坞工艺.有附体的船舶采用常规纵向进出坞会导致进出坞水深要求的增加.本文结合实例,对带有附体的船舶进出坞工艺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进出坞工艺下的水深要求,优化进出坞工艺,提高船坞的适应性,以获得较好的工程经济性.  相似文献   
34.
通过交叉验证准则选择线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建立在交叉验证准则基础上线性回归模型的选择问题.我们对原来的交叉验证准则进行改进,通过增加惩罚函数来解决交叉验证过程中模型过度拟合问题,从而提出一个新的模型选择准则.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新准则确定的模型具有强相合性并且在样本容量充分大时能得到最小的真实模型.在本文中,我们将证明新准则确定的模型在一定条件具有强相合性,并给出一般条件下模型选择准则。  相似文献   
35.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钢轨模型求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车辆-轨道非线性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采用解析方法的模态叠加法、有限元法的模态叠加法和有限元法的直接积分法求解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钢轨模型的计算精度与计算效率.选取Bernoulli-Euler梁或Rayleigh-Timoshenko梁模拟钢轨,采用不同类型单元离散钢轨模型,并利用显式积分方法求解车辆-轨道耦合动...  相似文献   
36.
结合现代舰艇编队防空作战的特点,对影响目标威胁评估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讨论了常用威胁评估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云模型映射关系的威胁评估方法。设计了一个仿真实例,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威胁评估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7.
李波  王倩  文婷 《铁道学报》2007,29(2):45-49
研究一种基于多协议的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仿真平台设计。该仿真平台采用数字化、模块化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应用了“广义软总线”和“柔性网关”的思想,使得仿真系统既可以由一台计算机、也可以由多台计算机组成仿真网络实现多通信群、多变电所的综合自动化仿真。仿真系统平台实现了基于多种可选择通信传输协议的测试和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各种功能的仿真。系统的仿真过程、结果和运行状态可以通过人机界面实时的显示,仿真系统的运行参数可以在线进行配置和修改。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仿真平台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灵活性和可扩性。  相似文献   
38.
以重庆市轻轨2号线线路纵断面、跨座式单轨车辆及编组等数据为基础,利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软件Visual Basic 2005实现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计算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测试表明此系统简单易用,结果准确,可为跨座式单轨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在历史演变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近年来长江北支进口段滩槽时空变化、成因和影响机制。利用数学模型,对进口段规划整治方案效果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受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变化、周边整治工程实施等综合影响,长江北支进口段拦门沙经历了舌状沙体→崇头暗沙→崇头沙的发展变化,北支进口入流条件恶化;沙体两侧深槽则呈现“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交替变化的态势,目前主槽位于崇明侧,其走向与南支主流交角已达105°,主流流路极度弯曲。在北支中下段规划整治工程已实施的情况下,进口段的治理已成为北支兴衰的关键;北支进口段规划疏浚工程实施后,进口段流路有所归顺,北支分流比增加0.1%,工程实施有利于河势稳定,可达到治理目的。  相似文献   
40.
我国抗震规范时程分析中地震动的输入数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规范时程分析中地震动输入数量这一问题开展研究. 首先基于结构响应参数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理论假设,通过 500次/组蒙特卡罗抽样,模拟了两种不同输入地震动数量方案下的结构响应参数的累积概率分布曲线,表明 了3条记录下选择响应最大值和七条记录下选择响应平均值两种输入方案的累积概率分布曲线存在较大差异:前者计算结果期望值要高于理论均值,且结果受响应离散性影响较大;后者计算结果的期望值就是响应理论均值本身,受响应离散性影响较小. 同时对我国某10层平面RC框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3条记录选取最大值的输入方案下结构响应预测均值要显著高于增加记录选取数量和控制记录间离散性的其他输入方案;建议在7条及以上强震动记录下的响应均值的基础上,以记录数量与响应离散性作为参数,通过经验修正公式来计算0.84分位值,以得到满足规范要求的84%以上保证率的计算结果,并对该经验修正公式在我国抗震规范下的适用性做了结构数值模拟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