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14篇 |
免费 | 24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544篇 |
综合类 | 4394篇 |
水路运输 | 4115篇 |
铁路运输 | 3385篇 |
综合运输 | 5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261篇 |
2021年 | 422篇 |
2020年 | 377篇 |
2019年 | 136篇 |
2018年 | 148篇 |
2017年 | 127篇 |
2016年 | 198篇 |
2015年 | 408篇 |
2014年 | 635篇 |
2013年 | 811篇 |
2012年 | 980篇 |
2011年 | 1216篇 |
2010年 | 1293篇 |
2009年 | 1443篇 |
2008年 | 1408篇 |
2007年 | 1763篇 |
2006年 | 1702篇 |
2005年 | 1097篇 |
2004年 | 346篇 |
2003年 | 284篇 |
2002年 | 223篇 |
2001年 | 319篇 |
2000年 | 328篇 |
1999年 | 194篇 |
1998年 | 141篇 |
1997年 | 105篇 |
1996年 | 141篇 |
1995年 | 81篇 |
1994年 | 76篇 |
1993年 | 63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通过对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争议的分析,阐述了将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的4点理由,说明了将水上交通事故调查责任认定纳入可诉性范围对人和海事管理机构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32.
组合导航系统事后区间平滑算法处理数据精度较在线滤波算法高,通常以经过事后处理的惯导状态信息作参考,对中低精度的舰船导航设备工作性能进行评估。在以速度、位置作为观测量的INS/GPS量测方程的基础上,增加姿态外部修正信息,采用固定区间平滑算法进行处理得出高精度的评估数据,进而分析舰船导航设备的数据输出精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姿态信息并结合固定区间最优平滑算法的处理方法,可以使系统的姿态测量精度获得大幅度提高,并能克服最优滤波对平台误差角初期估计精度低的缺点,可以作为一种评估舰船导航设备工作性能的事后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33.
934.
本文对除铁器在运行过程中的能耗情况进行分析,根据运输系统的特点对除铁器的启停方式进行了优化和改进,详细介绍了除铁器节能方法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935.
936.
基于Zig-Zag模型夹层板平面波作用下声传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Zig-Zag变形假定和板Mindlin一阶剪切理论,建立了复合材料夹层板有限元动力单元模型,分别对上下面板和芯体建立了3个独立坐标系,考虑各部分转角变量独立,为具有厚夹芯和软夹芯的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动力分析提供了一种更为准确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边界元方法,建立了嵌在无限大障板上板在简谐平面声波斜入射情况下声传输的计算模型.根据推导的模型编制计算机程序,针对典型结构较为详细地研究分析了芯板材料参数和厚度变化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并研究分析了夹层板芯层材料、芯层厚度和平面声波入射角度对传声损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7.
应用CFD软件STAR-CD,建立了某490增压柴油机燃用二甲醚的燃烧模型.在额定功率下,计算了二甲醚在不同喷油提前角时缸内温度、压力、NOX随曲轴转角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柴油机中燃用二甲醚燃料NOX排放浓度显著降低.通过对上止点前5°,7°,9°时不同喷油始点的计算表明,提前角增大,NOX生成量增加.为二甲醚燃料的推广使用与燃烧系统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38.
为解决传统仪器监测信号的不足之处,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16VPA6船舶柴油机信号监测系统.首先对16VPA6船舶柴油机监测信号进行分类汇总,接着阐述本文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最后进行软硬件联调试验,将利用虚拟仪器开发的16VPA6船舶柴油机监测系统运行结果与信号模拟器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开发的系统能实时监测所需信号,并具有报警和数据存储等功能,运行情况良好,满足预期设想. 相似文献
939.
940.
旋转调制式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始对准技术是惯性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精度将直接影响导航精度。旋转调制式捷联惯导系统在一定的旋转方案下虽然可以将惯性组件的误差调制掉从而提高系统导航精度,但其初始对准的误差则不受调制,所以有必要对旋转调制式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进行深入研究,确定适合旋转式捷联系统使用的对准技术和方案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精度。文章对可应用于旋转调制式捷联惯导系统的三种对准方案做了研究分析并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二位置对准方案可显著提高系统变量的可观测度,连续旋转方案对准精度最高,收敛速度最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