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7篇
  免费   163篇
公路运输   1421篇
综合类   928篇
水路运输   1039篇
铁路运输   692篇
综合运输   3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407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通过对普通砂浆、微膨胀砂浆、聚丙烯纤维砂浆及微膨胀聚丙烯纤维砂浆的塑性收缩试验,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和膨胀剂对水泥砂浆塑性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不但能有效的减小砂浆塑性开裂而且还可以延缓塑性开裂的时间;微膨胀砂浆有失水回缩的特性.  相似文献   
982.
SAF应力吸收层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所面临的关键是如何有效的抑止或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SAF应力吸收层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反射裂缝能力,混合料密实、透水性小,可以减少路面水损坏的产生,用该结构可以有效解决旧路加铺时反射裂缝的产生。从SAF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控制、材料性能评价和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了SAF应力吸收层混合料在旧路加铺中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83.
浅埋暗挖法是以注浆超前支护技术、格栅拱架制造技术、正台阶环形留核心土方法、监控量测技术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适用于浅埋隧道施工的技术。结合某浅埋的人行地道工程,采用劈裂注浆法对隧道土夹石地层进行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提高松散土夹石的自稳能力,用全断面长短管注浆相互结合的方法对砂层进行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注浆,成功穿越不良地质段。  相似文献   
984.
根据粘土路基施工对路基的质量产生的极大影响 ,论述了在粘土路基施工中要控制石灰质量、掺灰剂量和填土厚度等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985.
电刺激PAG腹外侧,可在腰骶髓引导出PAG—CDP。用相同参数刺激PAG,可使脊髓背角会聚神经元(n=31)放电抑制。放电完全停止所持续的时间与CDP慢波时程相当,呈有意义的正相关,抑制潜伏期与慢波潜伏期也呈有意义的正相关。当PAG刺激不足以引起CDP慢波或刚刚引起CDP慢波时,对会聚神经元也无抑制。结果提示:电刺激PAG所引起的脊髓背角会聚神经元C放电的抑制有突触前抑制成份参与。  相似文献   
986.
分析气动、电动船舶主机遥控系统临界转速回避的工作原理,介绍S7—300PLC的优点、程序结构,以及临界转速回避控制中S7—300PLC的程序。  相似文献   
987.
对64例亚急型克山病(SKSD)心电图传导异常的动态变化和预后意义进行观察,结果:①Ⅱ°~Ⅲ°房室阻滞(AVB)9例中有5例(55.6%)、束枝阻滞(BBB)55例中有36例(65.6%)治疗后消失,平均消失时间分别为2.2±1.8天和12.2±13.2天,②就诊时有Ⅱ°~Ⅲ°AVB、有传导异常伴病理性Q波或严重快速心律失常病例,5年病死率高(P<0.05);动态观察期间RBBB呈永久性,及与其伴发的ST—T改变和/或低电压持续存在病例,5年病死率高(P<0.01)。  相似文献   
988.
元胞自动机模型在城市交通流特性的研究和模拟方面非常有效,可在先前的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中,没有反映车辆驾驶者水平对车流行进的影响。目前北京市有近1/3的驾驶者为新司机,他们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北京市的交通状况。为了能够反映出驾驶者水平与车流之间的关系,在新模型中引入了驾驶水平因子,以反映驾驶者的不同水平。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当驾驶者的水平一致且较高时,车流相当流畅,而新司机的加入则造成车流中出现了自由相与堵塞相的全局性交替,类似于波的传播,而且新司机越多,波的周期越短,波峰走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陡。  相似文献   
989.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TOD)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TOD)是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协调发展的理想模式,是对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结合的分析方法最好的诠释.本文详细介绍了TOD策略的内涵、规划思路和实施原则,建立了TOD模式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99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道路交通日趋现代化,互通立交的设计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体现在设计中包括安全、环境、功能、用地和成本等多因素的综合考虑和更为灵活的设计手法.文章以宿州至扬州高速公路泗洪西枢纽立交为例,论述变异苜蓿叶型互通立交的设计思路,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