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84篇
综合类   123篇
水路运输   68篇
铁路运输   53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31.
对3~8辆编组列车以350km· h-1速度运行时,不同速度横风作用下的气动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并建立列车的阻力系数与列车编组辆数之间的无量纲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3辆车编组列车的气动特性分析不能取代对其他编成辆数列车的几动特性分析;不同编成辆数列车阻力系数随着横风风速的增加而增大,3辆车编组列车的阻力系数不超过8辆车编组的列车的一半;列车的侧向力系数和倾覆力矩系数随着列车编成辆数的增加而减小;列车编成辆数对头车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侧向力系数和倾覆力矩系数影响较小,但是对尾车的影响较大;头车的侧向力系数和倾覆力矩系数明显高于尾车和中间车,尾车的倾覆力矩系数最大值不超过0.4,而头车的最大可达0.7;由于头车的气动安全性比其他位置车辆的低,用头车的气动安全性评估整个列车的气动安全性会偏于保守,但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32.
以邻近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隧道某基坑项目为背景,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单侧基坑施工对既有隧道受力和变形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轨道交通隧道单侧进行基坑施工时,隧道的变形跟基坑与隧道间距、基坑开挖深度以及隧道埋深有关;当基坑与隧道水平间距大于30 m时,单侧基坑施工对隧道结构变形影响较小,而当基坑开挖深度增大时,对邻近隧道结构变形影响也增大;隧道与基坑水平距离、基坑开挖深度对隧道衬砌轴力值影响不大;水平间距大于30 m后,基坑施工对隧道弯矩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33.
分析总结了国内外膨胀土路堤的主要处治方法,针对南友路膨胀土的性质,进行了室内掺灰改性试验、模拟封闭条件下路基土的土性试验,由此提出了一套以封闭为主的膨胀土路堤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334.
石油产品管道运输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品油管道运输计划和调度是具有多约束的复杂问题,包括炼油厂的生产进度、市场需求、相邻油品的规格等都需考虑。另外,炼油厂和分销中心现有库存量和库存能力以及管道中的输油量等也要详细分析。文中对该领域的定量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综述,对未来研究趋势做了分析展望,以便研究人员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35.
提出了一种动态规划改进算法, 根据约束条件确定未来可达状态序列, 通过计算离散状态点间的转移代价, 在保证求解精度的同时, 降低了离线优化计算量; 利用改进动态规划算法设计了增程式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策略, 根据能量管理优化问题特点, 建立了动力系统模型和适用于全局优化求解的系统状态方程, 并确定了以动力电池荷电状态为系统状态量和增程器发电功率为系统控制量; 在迭代计算过程中, 将发动机燃油费用和动力电池电能费用之和作为目标函数, 构建了基于北京主干道不同行驶里程仿真工况, 得到了驱动电机需求功率最优分配结果; 提取了增程器启停状态与动力电池荷电状态和驱动电机需求功率二者之间的控制规则,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增程器功率分流比与驱动电机需求功率的分布规律进行拟合, 建立了基于优化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仿真结果表明: 对于行驶里程为100km的仿真工况, 动态规划改进算法计算时间为7 239s, 与经典动态规划算法相比计算效率提高了78.2%;基于优化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能够获得类似动态规划改进算法的控制效果, 2种控制策略的动力电池荷电状态误差小于2.5%;相比实车电能消耗-电能维持型控制策略, 基于优化规则的控制策略能够使整车经济性提高5.4%, 使燃油经济性提高7.9%。   相似文献   
336.
建立了电动汽车增程器系统的模块化控制仿真平台。将GT-Power中的接口模块与Simulink模块建立耦合模型,进一步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转速控制和空燃比控制模型,研究了增程发动机冷起动及稳定运行时转速和空燃比的控制策略,对比了传统 PID控制方法以及模糊 PID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模糊 PID控制在目标转速以及空燃比的响应速度和误差方面均优于传统 PID 控制;稳定运行时,增程发动机转速保持在最佳工况点 3 000 r/min 附近,实现发动机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