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5篇
  免费   129篇
公路运输   448篇
综合类   391篇
水路运输   476篇
铁路运输   208篇
综合运输   4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马继兵  蒲黔辉  夏招广 《公路工程》2008,33(3):102-105,131
基于某扩建桥主墩桩基钢护筒施工振动的监测数据,探讨了旧桥在桩基施工振动作用下振动影响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并分析了钢护筒施工振动的特征。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钢护筒施工振动不会对旧桥结构安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快速组合渡轮是由两条驳船联接而成,在联接处可以纵向相对转动。根据两驳船在联接处力的传递特征,分别采用薄壁梁弯曲方程和约束扭转方程作为相似模拟的控制方程,进行了相似模型设计和实际船舶与模型的外力转换。在模型试验中,从组合渡轮的实际受力状态出发,模拟了不同的外力组合,得到了联接附体及其附近的部分船体上的应力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93.
水滴型回转体带尾导管的水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在鱼雷型回转体上加尾导管的操纵性模型试验研究表明,尾导管使回转体的静稳定性显著降低,而DARPA的SUBOFF模型试验结果却显示,潜艇类回转体(主体)加尾导管(尾附件)对回转体的静稳定性没有不利的影响,而且还提高了回转体的运动稳定性。本文通过模型试验对水滴型回转体加尾导管的静稳定性以及导管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精细的研究,同时,结合CFD工具对回转体绕流进行的机理分析,得出了尾导管对主体静稳定性影响的基本结论:在有攻角的情况下,主体近表面的绕流特性主要由势伴流控制,当导管尺寸相对比较小时,尾导管的实际有效来流攻角与名义来流攻角符号相反,而产生不稳定的力矩,导致主体静稳定性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994.
刘杰  巴蕾  刘宁  夏陆军 《水运工程》2002,(S1):101-108
在中东某码头升级改造工程中,推荐采用灌注桩墙与重力式结构组合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两种结构的受力特点,有效解决码头前沿线前移、水深加大、码头上部荷载大幅增加、水平位移要求严、减小高基床扰动等技术难题。采用强度折减法和弹塑性分析法对该组合结构统一模型的结构稳定、桩墙内力和码头水平位移等主要技术指标开展Plaxis有限元分析,并对比不同桩墙和拉杆水平刚度下的结构稳定、内力及位移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墙和拉杆的水平刚度对组合体系的结构稳定性和桩墙内力的影响基本一致,均是随着二者的水平刚度降低而降低;拉杆的水平刚度降低引起水平位移的增加,而桩墙水平刚度的降低则有利于降低一定的水平位移。  相似文献   
995.
一种深基坑支护桩间距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雄 《铁道建筑》2005,(7):71-73
确定深基坑支护桩最大桩间距的基础理论至今尚未建立起来,工程实践中仍依赖专家经验。文章从方桩桩间土拱形成的原理和力学特性的分析入手,由考虑超载的普氏理论给出土拱推力,建立一种最大桩间距平面计算模型,给出工程计算公式,并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96.
997.
通过外掺剂混凝土优化配合比试验,提出了防冻剂、减水剂对混凝土的影响规律,为桥涵混凝土的配合比组成设计中外掺剂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张良辰  夏国光 《水运工程》2019,(S1):115-119
在超长复杂的翻车机房地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分层分区施工设置后浇带会遇到带内钢筋过于密集、进入作业困难和施工质量不易保证等问题。将部分后浇带替换成膨胀加强带,并与原有各施工分区同时浇筑施工,整体上采用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组合的技术,带外混凝土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带内混凝土均采用填充性补偿收缩混凝土,较好地解决了混凝土的抗裂防渗问题,同时缩短工期,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9.
夏平  翟继民  常海存 《水运工程》2019,(10):113-118
针对船闸中使用频繁的工作闸门的大修加固问题,依托杭州三堡一线船闸大修工程,进行原型观测和评估,并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建立工作闸门的数值分析模型,基于不同工况下的水位组合,得出工作闸门合理的加固方案。结果表明,加固后的主梁应力满足材料的容许应力要求;平面提升门在水位组合工况下,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计算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滨海核电厂取排水工程设计实践,分析了工艺要求、阐述了设计逻辑并明确关键技术。取排水工程关键技术包括温排水扩散试验研究、波浪对构筑物的作用、泥沙冲淤试验研究、结构形式与地基的适应性、海洋生物或异物防治等方面。归纳总结了明渠、管涵、明渠管涵组合等3种取水形式和明渠、管涵两种排水形式的应用,介绍核电厂关于泥沙淤积和取水口堵塞的运营反馈,分析核电厂取排水工程面临的新形势,展望设计优化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