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5篇
  免费   119篇
公路运输   354篇
综合类   349篇
水路运输   424篇
铁路运输   180篇
综合运输   3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61.
根据Timoshenko二广义位移梁理论,导出了考虑剪切变形影响压弯构件的解析解和弯矩-转角位移方程.利用位移法分析了单层单跨框架柱下端分别为铰接或固结时的对称与反对称失稳问题,建立了失稳时关于计算长度系数的超越方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单层单跨框架不同剪弯刚度比的计算长度系数,并与不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剪切变形显著影响无侧移失稳框架的计算长度系数,但不影响有侧移失稳框架的计算长度系数,且得到现行的不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计算长度系数法偏不安全等结论,指出本研究所用方法可推广至多层多跨框架稳定分析中.  相似文献   
962.
基于先验知识和BP网络的隧道爆破参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当前隧道爆破参数选取受人为因素影响的不足,以围岩普氏系数、隧道断面积、实际进尺和炮孔直径等为网络输入参数,以设计进尺、炸药单耗、周边孔距和掘进孔孔距等为网络输出参数,建立了含输入层、输出层和隐含层的神经网络模型,并给出了模型学习算法,提出了基于爆破先验知识的可加快模型求解收敛速度的网络学习约束条件.隧道爆破参数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给出的网络模型及其算法能在借鉴已有爆破资料的基础上准确、快速计算爆破参数,并且获得理想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963.
汽车高速行驶操纵性柔性多体动力学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鉴定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时的操纵性,运用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基于ADAMS软件平台的整车刚柔耦合多体系统操纵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对模型中柔性体,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模态分析,利用ADAMS/Flex模块,将模态变形融入柔性多体系统的运动学、动力学仿真中.通过“转向盘中间位置的仿真“,得到了转向盘力输入的主要评价指标值,仿真计算与实测结果最大误差在10%以内.因此,在汽车设计阶段,可以利用柔性多体模型较准确地预测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时的操纵性,并可替代实车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964.
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路面平整度是影响公路的使用性能 ,反映道路综合质量指标的主要因素之一。车辆公路上行驶 ,平整度能直接反映公路通车后的整体效果。路面的不平整分纵向和横向两类 ,纵向表观为坑槽和波浪 ,横向表现为车辙和隆起  相似文献   
965.
兰新第2双线铁路路基戈壁土填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兰新第2双线铁路新疆地区试验段路基工程为依托,通过室内级配试验研究该地区戈壁土填料的级配特征、沿线的变化规律及其适用性;根据室内标准击实试验和现场填筑压实试验,研究粗料含量、颗粒级配、最大粒径、压实功能和松铺厚度等主要影响因素对戈壁土填料压实性的影响规律,提出填料的改良方案。试验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戈壁土填料颗粒粒径分布广,粒径不均匀,填料均缺失粒径1~2mm粒组;沿线由东向西使用的填料中粗粒填料的含量越来越多,最大粒径越来越大,最大干密度呈增大趋势,最优含水量和最密实时的孔隙率呈减小趋势;适宜的松铺厚度与填料最大粒径有关,最大粒径越大适宜的松铺厚度越大,但这时底层的压实效果较差,因此需要控制最大粒径;松铺厚度与地基系数之间呈反比关系;在其他施工工艺相同条件下,压路机吨位增大,地基系数和二次变形模量值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66.
基于轮轨线性相互作用假定的车桥相互作用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车桥耦合系统中轮轨相互作用关系问题。以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车辆子系统模型,有限元法建立桥梁子系统模型;假定车辆轮对与钢轨之间在竖向上服从轮轨密贴假定,在横向上服从Kalker蠕滑理论;并在计算横向蠕滑力时考虑轮对锥形踏面和恒定法向力;以轨道不平顺为系统激励;建立车辆-桥梁统一的线性动力平衡方程组。利用上述轮轨线性相互作用假定,以SS8单节机车通过单跨32m简支梁为例,计算各轮对横向运动的时域及频域响应;讨论轮对蛇形运动波长、波幅的影响因素;分析桥梁横向振动、横向轨道不平顺以及车辆系统横向振动三者的关系;并验证轮对蛇行波假定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67.
通过对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自行车高峰期需求不均衡的使用状况进行研究,讨论公共自行车车辆调度优化,研究车辆路径问题。构建车辆优化调度模型,并设计禁忌搜索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公共自行车需求高峰期车辆调度路径,最后构造算例对调度路径进行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以实现城市公共自行车高峰期需求不均衡的车辆调度优化。  相似文献   
968.
为研究由运行列车引起的建筑物及地面振动规律,本文建立列车-轨道-路基-周围地层-建筑物系统空间动力分析模型。在模型中,地基土-建筑物基础相互作用分为协调接触变形、弹性接触变形和非线性接触3种状况。计算3种接触状况下,运行列车引起建筑物及地面振动的动力响应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运行列车作用下,3种不同接触状况,货车引起土体及建筑物的振动大于客车引起的振动;考虑弹性接触和非线性接触时,能反映建筑物对振动波的反射,土体的振动比协调变形接触时要大;考虑非线性接触时土体与建筑物会产生能量的消耗,列车引起的建筑物的振动小于弹性接触变形和协调接触变形条件下的振动。本文建立的模型对由运行列车引起的建筑物及地面振动预测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69.
针对地铁小半径曲线地段列车运行对建筑物振动影响问题,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计算获得振源激励,建立列车动荷载作用下隧道-地层-建筑物有限元模型,并结合现场测试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列车运行对浅基础、短桩基础、长桩基础以及筏形基础建筑物振动响应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楼层的增加,建筑物的横向振动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大,垂向振动表现为逐层增大的趋势;建筑物的振动在中高频成分(>20 Hz)有所增加,低频成分则有所衰减;垂向振动要大于横向振动,楼柱的振动要比楼板的振动更加明显;不同基础条件下的建筑物垂向振级由大到小的排序为筏形基础>浅基础>短桩基础>长桩基础,横向振级由大到小的排序为浅基础>短桩基础>长桩基础>筏形基础,长桩基础对降低加速度振级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970.
以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文化与视觉传播的关系为切入点,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文化是对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视觉传播是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文化是视觉传播的内在核心。对视觉传播存在的核心问题和建构原则进行分析,结合具体案例揭示视觉传播的两点建构策略:其一是视觉传播路径的整合化,其二是视觉传播范式的多元化。最后,提出以数字虚拟现实技术为发展趋势的视觉传播形式,对未来建构具有地域性城市文化特色的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