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0篇
  免费   410篇
公路运输   2061篇
综合类   2122篇
水路运输   2027篇
铁路运输   1377篇
综合运输   25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340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504篇
  2012年   559篇
  2011年   567篇
  2010年   615篇
  2009年   549篇
  2008年   598篇
  2007年   662篇
  2006年   564篇
  2005年   473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为了探索职业本科层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流程,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提高职业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从职业本科和现代学徒制发展现状分析,通过企业走访、问卷调查、政策分析研究等,以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为例,提出职业本科专业现代学徒制动态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动态人才培养实施方案、课程体系和标准等,对职业本科专业试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和方法等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简称"工程认证")是我国"五位一体"高教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促进我国高等工科教育发展、提升高等院校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本文立足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工程认证建设实际,以专业核心必修课程《汽车构造》为对象,结合工程认证标准与成果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理念,对其进行面向"工程认证"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及方式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及课程学习建议,为我校乃至其他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工程认证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3.
为了探究钢纤维掺量及规格对桥梁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钢纤维掺量(0%、0.5%、1%、1.5%、2%、2.5%、3%、3.5%、4%)和长径比(65、80、90、100)进行对照试验,分别得到试件的扩展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当钢纤维长径比为65时,随着掺量的增加,超高性能混凝土扩展度呈降低趋势,抗压强度呈增加趋势,抗折强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最大值分别为166.84、43.74 MPa,对应的钢纤维掺量分别4%和3.5%。当钢纤维为2.5%时,随着长径比的增加,超高性能混凝土扩展度呈降低趋势,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均呈增加趋势,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最大值分别为164.89、42.05 MPa。在满足桥梁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前提下,适当提高钢纤维的长径比,较少桥梁结构裂缝的出现,提高耐久性。  相似文献   
84.
提出了一种新型电控汽油喷油器开启延迟时间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喷油器的驱动电流波形来检测喷油器开启延迟时间.由于喷油器电磁阀衔铁完全吸合时喷油器才会完全开启,驱动电流在电磁阀衔铁完全吸合时会产生明显的电流拐点.该方法构建一种硬件电路以及检测逻辑,能在驱动电流出现拐点的时刻触发可检测的脉冲.通过分析触发脉冲的延迟时间以及脉宽,可准确得到喷油器开启的延迟时间.该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喷油器的出厂检测和日常维修,还可以移植到ECU中,在线检测喷油器的延迟时间,为喷油正时策略提供补偿依据.  相似文献   
85.
硫磺部分替代传统石油沥青用于道路工程建设可减少石油沥青用量,降低施工能源消耗,促进工业废渣中硫磺的回收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环保价值。为探究硫磺掺量(质量分数)及养生作用对硫沥青(SEA)性能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验证硫沥青中硫磺的重结晶现象,对养生前后硫沥青的基本物理性能和黏度进行分析,并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和弯曲梁流变仪(BBR)对养生前后硫沥青的流变特性和疲劳性能进行评价,最后借助荧光显微镜(FM)观察养生前、后硫磺在沥青中的微观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养生后高硫磺掺量的硫沥青DSC曲线出现吸热峰,硫沥青(特别是高硫磺掺量下)的劲度有所增加,因此对硫沥青进行养生使其性能稳定后再进行相关性能评价更具现实意义;硫磺掺量较低(≤ 10%)时,硫磺主要以溶解硫的形式存在于沥青中起到软化沥青的作用,因此沥青的低温变形能力有所改善,但其高温抗变形能力有所降低;当硫磺掺量较高(≥ 35%)时,硫磺主要以重结晶的形式悬浮在沥青中使沥青变硬,在增加沥青高温抗变形能力的同时也牺牲了其低温抗裂能力;硫磺掺量较低时,硫沥青黏度随着硫磺掺量的增加而降低;硫磺掺量较高时,硫沥青90℃和105℃黏度随着硫磺掺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硫沥青120℃和135℃黏度相差不大,同时硫磺加入最高可降低沥青的施工温度达20℃;线性振幅扫描(LAS)试验结果表明,养生后的硫沥青疲劳寿命比基质沥青长,其中35%硫沥青疲劳性能最佳;硫磺掺量进一步增加,硫沥青疲劳寿命缩短至与基质沥青相近;FM分析表明,硫磺掺量不高于5%时,硫磺全部溶解于沥青中,且养生后硫磺未重结晶,相应硫沥青无荧光性;硫磺掺量高于5%时,硫磺在沥青中分布均匀,养生后10%硫沥青中硫晶斑尺寸和面积显著增大,高硫磺掺量硫沥青中硫晶斑面积仅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86.
刘义  邹早建  夏立  王峰 《船舶力学》2021,25(6):739-751
由于岸壁效应和浅水效应,内河船舶在限制水域作操纵运动时通常受到比在开阔水域中更大的水动力.这些水动力对船舶操纵性具有不利影响,有可能导致船舶碰撞或触底等海上事故.因此,为了在船舶设计阶段预报其操纵性能,考虑浅水效应和岸壁效应以准确计算内河船舶操纵运动水动力非常重要.本文基于CFD方法,通过对粘性绕流进行数值模拟,对长江中营运的三艘内河船舶的操纵运动水动力进行计算.首先,为了验证数值方法的可靠性,对标模KVLCC2纯横荡和纯首摇试验的水动力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现有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然后,对三艘内河船舶在不同水深下的静舵试验、纯横荡和纯首摇试验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水动力及相应的线性水动力导数.最后,基于计算得到的水动力导数,获得Nomoto模型中的操纵性参数,对比分析三艘内河船舶在深浅水中的操纵性能.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揭示不同水深下三艘内河船舶的操纵性变化趋势.该方法可为船舶设计阶段内河船舶深浅水中的操纵性预报提供一种实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87.
韩枫  谢基榕 《船舶力学》2021,25(1):65-72
本文针对因ROV在水下作业过程中的非线性及耦合运动特性而导致采用传统Simulink建模方法效率低下的问题,将Modelica语言应用于ROV力学系统建模过程中,提出了一种通用的、面向对象的水下航行器运动建模方法.简要介绍了Modelica语言的特性和优点,应用其面向对象的建模思想构建仿真框架,将ROV力学系统按受力性质进行分析、分类与模块功能划分,定义共用、可重用的底层运动学与力学连接器作为模块间交互接口,实现各模块由数学模型到仿真模型转化.在顶层模型中通过组件实例化整合各模块,应用组件连接机制,创建完整的ROV力学系统.选取工况对其运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以验证建模方法便捷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88.
弄清内波的相似律和实验室量化模拟关系,是内波缩比模拟试验研究实用化、解决实际海洋中内波相关科学问题和工程问题的前提.本研究从流动的力学相似条件出发,梳理了内波的相似原理,采用内波预报模型分析了分层结构和分层密度差对内波特征的影响,阐明了分层结构相似是内波相似的必要条件,还分析了内波和表面波相似律的制约关系.实验室中分层密度差一般远大于实际海洋跃层的密度差,内波和表面波相似律不能同时满足,缩比实验模拟结果须根据内波和表面波的特征分别按各自的相似准则换算.  相似文献   
89.
针对船舶抛锚撞击海底管道事故频发,撞击概率计算过程较复杂且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对现有方法进行改进,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建立抛锚统计试验模型,对某一条件下船舶抛锚对海底管道的撞击概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对现有方法进行改进或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能较好地反映船舶抛锚对海底管道的撞击概率变化特性,可应用于危险区域的抛锚预警和海上禁锚区的设置。  相似文献   
90.
对盲孔法测残余应力中的等轴三角应变花应变释放系数进行有限元标定和塑性修正,得到了塑性修正后的应变释放系数;采用盲孔法对高强度钢水下承压结构典型部位的焊接残余应力进行测量,根据测试得到各测点的释放应变值,结合修正后的应变释放系数计算得到了水下承压结构典型测点的残余应力值。结果表明,水下承压结构焊缝附近纵向残余应力可达0.5倍屈服极限,周向残余应力可达0.4倍屈服极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