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3篇
  免费   326篇
公路运输   1239篇
综合类   1196篇
水路运输   1230篇
铁路运输   753篇
综合运输   14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This study elaborates on the interrelation of external effects, in particular road traffic congestion and noise. An agent-based simulation framework is used to compute and internalize user-specific external congestion effects and noise exposures. The resulting user equilibrium corresponds to an approximation of the system optimum. For traffic congestion and noise, single objective optimization is compared with multiple objective optimization. The simulation-based optimization approach is applied to the real-world case study of the Greater Berlin area. The results reveal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ngestion and noise. Nevertheless, the multiple objective optimization yields a simultaneous reduction in congestion and noise. During peak times, congestion is the more relevant external effect, whereas, during the evening, night and morning, noise is the more relevant externality. Thus, a key element for policy making is to follow a dynamic approach, i.e. to temporally change the incentives. During off-peak times, noise should be reduced by concentrating traffic flows along main roads, i.e. inner-city motorways. In contrast, during peak times, congestion is reduced by shifting transport users from the inner-city motorway to smaller roads which, however, may have an effect on other externalities.  相似文献   
172.
为控制管道腐蚀,减小管道腐蚀速率,对腐蚀机理开展研究,以进一步预测管道腐蚀速率与趋势。通过分析管道腐蚀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结合现场管道运行工况、输送介质组分分析及管道腐蚀产物测试结果,确定管道腐蚀主要为CO2腐蚀,从而合理选择腐蚀预测模型。通过对CO_2腐蚀预测模型与计算公式的分析,利用软件建立管道腐蚀预测模型,找到管道腐蚀速率范围与位置,进而确定腐蚀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173.
文章首先分析了公路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后阐述了公路工程在路线设计时应注意的环境问题,最后列举了提升公路设计线路与环境环保的举措,希望降低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保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4.
丁琦  谢军  应铭 《水运工程》2018,(1):106-111
开敞淤泥质海岸深水航道边坡的稳定性关系到航道的基建及维护费用,是航道工程设计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以连云港港徐圩港区10万吨级航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在连云港海域应用较为成熟的波浪数学模型推算的波要素成果,研究中浪、大浪对徐圩10万吨级航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边坡实测地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波浪动力的角度来看,徐圩10万吨级航道设计边坡的坡度取值是合理的,本海域的波浪动力不会对航道边坡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5.
针对目前国内已投入运营的自动化散货码头在装卸机械设备配置、功能区域划分、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散货码头的装卸作业效率并确保作业安全。对自动化散货码头的技术发展进行展望,供自动化散货码头建设或升级改造时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6.
依托港口岸线建设环境补偿人工沙滩工程是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港、城一体化发展的有益举措。针对人工沙滩建设中的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通过自主研发,取得以下主要创新性成果:1)发展了沙、泥并存下沙滩动力地貌学基础理论;2)形成先进的数值、物理模拟技术;3)提出适用于各种复杂泥沙环境下的人工沙滩设计原则;4)研发了人工沙滩防侵蚀、防泥化的整治与养护措施。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不同复杂泥沙环境下的实际沙滩工程中,实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7.
以渤海湾某油田为例,针对海油陆采一体化技术所需平台的功能要求,基于我国水运工程规范体系及现状技术水平,提出一种适用于油田开采的新型装配式混凝土平台结构方案,并对平台的结构设计理念、规范适应性研究、设计方案、施工船机配置、平台弃置等进行研究,可为类似海上大型平台结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8.
长江下游河段施工区域地形异常复杂、水深和流速条件对抛石坝体形成非常不利。以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口岸直水道整治工程Ⅱ标段为依托,通过改造抛石设备、增加串筒约束构造来降低抛石高度、减小抛石漂移距的方法,减小外界条件对抛石落点的影响,从而达到控制块石落点的目的,实现了水下抛石精准定位。工程应用效果良好,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成本,为类似项目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9.
工程应用中,拖曳式试验系统拖缆平台存在明显的振动现象,振动产生的辐射噪声会对环境声场产生影响.基于拖缆平台的结构及运行原理,分析其内部的主要激励源,并进行现场振动测试.测试试验对平台支柱、绞车系统和隔振装置的振动信号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平台支柱存在一定程度的振动,绞车机架振动主要由传动装置激励产生,隔振螺栓隔振效果不佳.测试数据及结果可为系统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化设计和振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0.
海上风电运维船通常采用船首顶靠海上风机塔基靠船桩的方式来保证风机维护人员的安全登塔,因此对其在相应海况条件下的纵摇、升沉等水动力响应进行分析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采用Fine/Marine和AQWA软件,对某运维船在实际海况条件下的耦合水动力响应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风电维护人员的安全登离以及辅助登离设备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