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40篇 |
免费 | 76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674篇 |
综合类 | 2947篇 |
水路运输 | 2460篇 |
铁路运输 | 1395篇 |
综合运输 | 2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107篇 |
2022年 | 367篇 |
2021年 | 537篇 |
2020年 | 383篇 |
2019年 | 219篇 |
2018年 | 227篇 |
2017年 | 222篇 |
2016年 | 187篇 |
2015年 | 356篇 |
2014年 | 443篇 |
2013年 | 561篇 |
2012年 | 669篇 |
2011年 | 670篇 |
2010年 | 749篇 |
2009年 | 691篇 |
2008年 | 702篇 |
2007年 | 662篇 |
2006年 | 648篇 |
2005年 | 512篇 |
2004年 | 211篇 |
2003年 | 121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114篇 |
2000年 | 145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通过对图像传感器输出的轨距左右偏移信号和左右高低偏移信号、加速度计输出信号和车体惯性平台输出的轨道倾角信号进行合成处理,得到准确的轨距和轨向测量结果。从理论上推导轨向的合成算法,对安装于轨距测量梁中心的轨向加速度计的响应进行重力和旋转运动修正后,与三角窗函数卷积运算,得到轨距测量梁中心横向位移的二阶差分,然后再通过二次积分和滤波得到左右轨向值。通过设计模拟低通滤波和相应的数字滤波器,实现了加速度滤波器的幅频响应与检测车速度无关,保证了系统的检测精度。对轨向加速度计测得的位移和摄像式轨距系统测得的位移进行比较,验证了系统测量原理和合成算法的正确性。经静态验证和现场试验,结果证明构架式轨距—轨向检测系统具有检测精度高、性能稳定和故障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青藏高原冻土区的自然条件及工程要求,通过实验分析和对比浅埋与架空2种给水管道的敷设方式,研究管道保温及加热方式、以及对冻土层的影响范围,确定适宜青藏铁路站区的给水管道敷设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架空管道由于各桩基处冻土含水率不同,受到的冻拔力也不同,每年6月表层季节性冻土融化后,导致架空管道严重变形,且冬季管内水温降温过快,故不宜采用;浅埋管道由于采用柔性管材,配合管基粗粒化措施,可保证地基稳定,且冬季最冷日的管内水温可维持9.5 h,加热仅需1.5 h,管道对冻土的影响范围仅为0.12 m,适用于青藏铁路站区的给水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5.
铁路保价运输是运输售后服务的重要内容,对保障货主权益、展示铁路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介绍铁路保价运输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上海铁路局保价运输在营销理念、营销手段、人员素质和激励政策等方面面临的形势,提出了拓展保价运输市场、改善保价理赔、强化激励机制等促进保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野三关隧道DK 124+602突水相关水文地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野三关隧道出口突发性大涌水,造成灾害。研究与分析施工资料、既有水文地质资料及现场观测资料,探究其原因,总结其规律,有效地确定其设计、施工整治方案,规避施工风险。研究结论:志留系碎屑岩组成的山地分水岭与栖霞组、茅口组灰岩组成的山地斜坡之间的地貌交界处和岩性界面处是汇水富集的地方;P1q+m富水地层中发育3#暗河,存在3个不同类型的充水层,它们都与3#暗河有不同程度的联系,隧道突水将暗河导入隧道;改道后的暗河继承、保留了原3#暗河的管道流特征、径流流量动态变化特征、降雨-流量关系特征等;暗河改道将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大流量水流突出的泥石和随带的泥沙对施工和营运养护将造成困难。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现有铁路货车制动系统进行分析,并与国外先进制动系统对比,得出我国货车制动系统存在检修周期短、关键零部件可靠性不高的问题。同时,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简要论述提高我国货车制动系统可靠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10.
模糊逻辑推理在消除交通流诱导负效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针对交通流诱导可能产生的负效应问题,提出了诱导负效应消除的原理和模糊逻辑推理方法。在原理设计中,考虑了出行者的出行行为对网络交通流分配的影响;在实现方法上,应用模糊推理技术对分流交通量进行了预测,并设计了路线交叉口信号灯配时方案调整的模糊控制算法,模拟结果验证了模糊逻辑推理技术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交通流诱导负效应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信息条件下的道路出行者路线选择行为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而且交通流诱导与控制同时进行是消除交通流诱导负效应产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