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1篇
  免费   147篇
公路运输   547篇
综合类   708篇
水路运输   533篇
铁路运输   311篇
综合运输   5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30kW交流电机城市轨道车辆模拟牵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30kW交流电机的城市轨道车辆模拟牵引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低功率条件下的轨道车辆牵引与电制动工况模拟,同时可以对牵引电机特性参数进行很好的实时采集与分析。文章从系统构成、硬件实现、软件设计过程,以及从工作原理上对整个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该系统在试运行阶段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2.
潜在通路分析技术是提高控制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一项重要的分析工具,目前被广泛用于航天控制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分析。在此领域里潜在通路分析技术对电路系统已有成熟的分析方法,并开发了一些用于分析的计算机软件。本文提出了利用潜在通路分析技术对热力系统进行分析,并通过热力系统和电路系统的对比,归纳出适合热力系统的一般潜在通路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93.
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了一种完整的2B0机车模型,通过在曲线上的仿真计算,分析了单牵引杆布置方式,倾斜角对机车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外侧单牵引杆布置方式要优于内侧单牵引杆布置方式,倾斜角对外侧单牵引杆布置方式不利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94.
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是为了弄清楚遂渝线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区间轨道刚度和岔区轨道刚度特性,为提高列车过岔的舒适性及延长轨道结构的使用寿命,本文提出了区间轨道与岔区轨道间轨道过渡段的设置及其设计。研究方法:本研究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与理论,分析了遂渝线区间及道岔区无碴轨道刚度的特性。研究结果:区间轨道与道岔区轨道间存在着较大刚度差,遂渝线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无碴道岔区的轨道刚度约是区间线路的2~3倍,应设置轨道刚度过渡段。研究结论:道岔前后轨道刚度差可采用分级过渡的方法,每一级刚度取18孔轨枕间距左右,将钢轨挠度变化率控制在0.3 mm/m以下,由此确定的过渡段结构动力学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95.
邓小平教育政治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政治学思想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邓小平对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定位、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教育改革与教育民主化以及教育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等诸多方面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政治学思想,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教育政治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96.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未来以自动驾驶共享汽车(Shared Autonomous Vehicle, SAV)替代有人驾驶汽车成为可能. 使用SAV满足城市居民机动化出行需求的情况下,研究 SAV的车辆规模. 从上海市300 万手机用户信令数据中提取机动化出行需求,考虑上海市实际路况的影响,建立基于车辆可共享网络的图论模型,将最小车队规模问题转化为有向无环图的最小路径覆盖问题,利用Hopcroft-Karp 算法求解. 求解得到,12.8 万辆SAV可以满足300 万手机用户的机动化出行需求. 研究最大调度时间限制、服务范围限制、交通拥堵对SAV车辆规模的影响,为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后,从城市层面确定SAV的车队规模及相应基础设施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利用计算机Excel表编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程序,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可达到计算工作迅速、准确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8.
近年,基于网联车辆轨迹数据的交通管控与服务研究方兴未艾。其中,信号控制交叉口排队长度估计备受关注。然而,在低渗透率条件下,单个周期内轨迹稀少且提供的交通信息十分有限。现有研究仅以当前周期内网联车辆轨迹数据为输入,难以获得准确且可靠的周期级排队长度估计结果。因此,融合利用历史网联车辆轨迹数据提供的车辆到达和停车位置信息以及当前周期内实时观测的网联车辆排队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最大后验概率的周期最大排队长度估计方法。首先,依据历史轨迹数据的停车位置信息,估计排队长度的先验分布;其次,依据历史轨迹数据的车辆到达信息,估计周期内车辆的历史到达分布,并结合周期内最后1辆排队网联车辆的到达时刻与停车位置,构建排队长度似然函数;最后,基于贝叶斯理论,结合前述先验分布与似然函数,推导周期排队长度的后验分布,并采用最大后验概率方法实现周期最大排队长度的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饱和度和渗透率条件下,均优于现有的方法;即使在车辆轨迹数不超过1 veh·周期-1的低渗透率条件下,所提方法的平均绝对估计误差也不超过2 veh·周期-1。实证结果表明:在渗透率仅为8.96%的条件下,所提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为2.12 veh·周期-1,平均相对估计误差为12.4%,同样优于现有同类方法。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大型桥梁工程所涉及的供配电系统的设计理念及重要性,并结合其功能性对桥梁的供配电系统设计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试验研究,测得双超路面混凝土(超塑性、超早强混凝土)的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研究水胶比、硅灰掺量和砂率等因素对双超路面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将普通路面混凝土作为对照组分析双超路面混凝土作为修补材料的优劣性。结果表明:双超路面混凝土的12h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22.13 MPa和3.77 MPa,早期强度已达到通车水平要求,28d抗压、抗折强度可达到47.92MPa和5.97MPa,后期强度满足工程应用标准。将配制好的双超路面混凝土应用于修补工程,在工程应用中,修补效果良好,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