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3篇
  免费   309篇
公路运输   1772篇
综合类   1749篇
水路运输   1646篇
铁路运输   1137篇
综合运输   18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403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504篇
  2010年   530篇
  2009年   482篇
  2008年   530篇
  2007年   565篇
  2006年   468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本文介绍了基于LabVIEW开发平台和NI硬件模块,模拟整车的储氧量评价方法 ,利用发动机台架硬件平台开发出来的储氧量评价系统。同时,面对轻型汽油车国六阶段的催化器评价,开发出了动态储氧量测试平台。分别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分析催化器的储存氧和释放氧的速率,提出了动态释放氧量(DORC)的概念。同时,根据分析台架快速老化前后催化器的储氧量测试结果,针对面向整车标定策略的新型催化器的开发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2.
针对大水位变幅影响下的水库变动回水区码头前沿通航水流条件问题,以在建的白鹤滩水电站坝址下游白石滩翻坝码头为例,通过二维水动力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对大水位变幅水位进行分级,开展白石滩翻坝码头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研究,得出码头最高通航流量与分级水位呈线性的关系:码头前沿水位越高通航水流条件越好,当码头河段水位≥585 m时,在各级流量下码头前沿通航水域水流条件均满足船舶安全停靠和通航的要求,说明码头按照建成后在较高水位期间运行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3.
结合江阴水道的航道自然条件,分析江阴水道的河床演变、航道条件及经济效益等,研究江阴水道下段开通上行副航道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开通方案。结果表明,按照现有的自然条件并考虑利用一定的水位,江阴水道下段具备开通一定等级上行副航道的条件。考虑到江阴水道航道条件虽然近年来良好,但航道关系情况复杂,建议开通副航道等级为I-4,按照通航3 000吨级海船及7 000吨级内河船要求确定航道尺度,航标配布采用虚拟航标。  相似文献   
64.
测深管使用套管形式穿越甲板是一种常见的节点形式,套管式测深管贯穿甲板节点承受单向拉压力,使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出甲板上焊趾和套管上焊趾的热点应力集中系数,同时根据挪威船级社推荐的计算公式,得到焊根处的热点应力集中系数.通过计算分析小口径测深管3处热点应力集中系数,得到整个测深管连接节点中疲劳破坏风险最大的焊缝位置,对评估使用单套管穿越甲板的小孔径管件的疲劳强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5.
船闸工程结构物体量庞大、结构复杂,钢筋图绘制、钢筋计量工作量大、难度高。针对传统二维配筋的技术手段存在配筋效率低下、成果质量差强人意、适应工程变更能力差的问题,对基于BIM的三维配筋技术进行研究,并结合小清河复航工程金家桥船闸工程,实现三维空间内对结构体的自动化配筋、钢筋编号计量、输出二维图纸。结果表明,基于BIM的三维配筋技术应用于船闸工程时具有有效提升配筋过程可视化程度、实现钢筋的信息管理和数据驱动的技术优势,其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6.
招滨  叶梅 《水运工程》2021,(12):104-107
针对水工钢闸门在水利工程中的特殊重要性,分析传统检测和原型观测的局限性,提出实时在线监测的必要性。以岷江犍为航电枢纽泄水工作闸实时在线监测系统为例,设计在线监测系统整体结构和线缆收放,给出平面定轮闸门结构应力、结构动力响应、运行姿态、定轮运行状态的监测方案与传感器选型方案。  相似文献   
67.
刘爽  冯司宇 《港工技术》2021,58(1):51-53
以均衡系泊索张力、减少船体运动量为目标,调整主缆材质或直径、预张力施加、绞盘至导缆孔距离及批芭结等参数,应用Optimoor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可知:当选用大弹性系泊索或减少其直径、增加其长度时,可减小系缆力;当施加预张力或增加系泊索刚度时,可减少船体运动量;当通过施加预张力或设置批芭结等方式调整系泊索弹性时,可均衡并减小其受力。  相似文献   
68.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结束阶段,末班车在路网换乘站内能否实现合理地衔接,最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客运服务以及科学高效的运营秩序。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特点,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末班车衔接编制的原则。从站间列车运行时间约束、线间列车换乘衔接、末班列车线间衔接目标等角度,研究了轨道交通网络末班车衔接优化量化方法,建立了网络末班列车衔接优化模型。以北京轨道交通城区1号线、2号线和5号线局部路网为实例,编制了网络末班列车的优化时刻表。算例结果表明,模型及其优化算法可行,对路网运输计划编制工作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9.
设备基础通常要承受较大的动力荷载作用,但其振幅响应又不能过大。以某地铁线路大型风机为例,基础设计时考虑了5种方案。通过采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建立各种方案的有限元模型,同时考虑土-结构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多种土层参数情况下的动力特性及谐响应分析。通过对比基本方案的振幅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证明了该分析方法的准确性。总结出了类似工程基础设计时较为经济有效的优化方向及优化原则。  相似文献   
70.
成都地铁19号线二期工程是全国地铁长大高速线路中工期最为紧张的工程,其主要特点为施工工期紧、盾构区间长、设置车站少、线路速度等级高、隧道掘进断面大等.首先提出了盾构始发位置选择建议,总结了19号线提供盾构下井的基坑的支护形式;从基坑设计方案、基坑安全、施工便利性及工程经济性等方面,对最常用的放坡和旋挖桩加内支撑两种基坑支护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议:成都地铁针对3层及以上深度提供盾构下井的基坑,其支护形式应采用旋挖桩加内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