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40篇
公路运输   189篇
综合类   231篇
水路运输   206篇
铁路运输   114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01.
本文叙述了基于GPS全球定位技术和GPRS移动通信技术的车辆远程管理平台的功能,重点介绍了其在车辆试验分析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02.
为了推广柔性基层路面的应用,阐述了级配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即防裂性、抗车辙性和排水性能.结合试验分析了级配碎石基层材料的基本性能,研究了级配组成设计、质量控制技术.严格材料技术指标,设计科学的级配组成及加强质量过程控制,才是提高级配碎石基层强度和稳定性的有效途径.工程实践效果表明:级配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适作为重交通路面结构层.  相似文献   
203.
易波 《路基工程》2013,(6):150-155
阳安铁路全线在2000年前后翻浆冒泥病害突出,影响路基质量。由于翻浆冒泥分为道床翻浆冒泥、基床翻浆冒泥两类,在整治措施及整治费用上存在很大区别,为了有效界定两种病害,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采用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探测阳安线路基病害,对不同形态的翻浆冒泥所表现的电性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整治路基病害中效果显著,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4.
针对30m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中腹板在预制过程中厚度常常较薄或透空的现象,运用了简、明力学方法对缺陷空心板纵向抗剪受力和顶板强度进行了结构安全验算、分析,并通过静载试验测试了缺陷空心板的刚度。在此基础上,做出了缺陷空心板的结构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205.
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主梁采用悬臂拼装施工,中跨合龙方案采用配切-顶推合龙技术:在合龙前对合龙口进行观测,并拟合出合龙口宽度~温度曲线,根据预测的合龙口宽度对合龙段下料,同时在塔梁临时锚固上对单侧主梁顶推和回移一较小位移.实践证明,该桥采用的配切-顶推合龙技术既能确保合龙段顺利吊入合龙口,又能达到理想的焊缝宽度,提高了合龙的可靠性,降低了结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206.
多溶洞隧道围岩应力解析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复变函数,推导了双溶洞隧道之间相互影响的应力解析解。研究表明:当溶洞距隧道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溶洞洞径越大,隧道围岩应力越大;当溶洞洞径以及溶洞距离隧道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溶洞离隧道越远,隧道围岩应力越小;当溶洞洞径以及溶洞与隧道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溶洞的位置分布不同,隧道围岩应力的分布会改变。  相似文献   
207.
以某隧道V级围岩试验段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测试和数值分析手段,对比支护形式进行基于黏弹塑性的三维变形、受力分析,获取了锚杆、喷射混凝土及钢支撑等初期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以及围岩变形规律.分析表明:在云母片岩地层隧道中,大变形主要表现为剪切破坏特征,3种支护形式对围岩的变形都有一定控制作用,但顶部系统锚杆对控制塑性区的影响作用甚微;锚杆及其他初期支护受力最大的区域均位于边墙下部和拱脚位置,提高喷层厚度和钢架刚度能减缓变形速率,但过大的刚度也使得结构内力大大增加.因此,为控制云母片岩隧道过度变形,应增强边墙与锁脚锚杆以提高初期支护成环效应,适当的提高钢架的刚度,必要时提前施作二次衬砌.  相似文献   
208.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一企一管”的模式对工业污水进行了集中收集。项目综合考虑了适宜污水水质的管材,以及污水管道的施工和管养条件,采用直埋管沟和顶管廊架两种形式。马路下采用直埋管沟保护比污水管道直埋有效的缩小了管道平面占地;过河采用外套钢筋混凝土顶管+铝镁合金支架内敷管的综合管廊架方式,较好的满足了过河景观要求和后期的管养要求。  相似文献   
209.
为加快紧急车辆抵达事故现场的速度,同时减少紧急车辆优先权对其他车辆的影响,运用车路协同系统,提出避让紧急车辆协同换道策略,通过调整紧急车辆下游车辆位置,实现紧急车辆高效通过路段。以紧急车辆前车(DV)及其相邻目标车道车辆为控制对象,根据相邻车道车辆间距与车车通信范围,搜索DV可换道空间间隙集。以交通流整体恢复稳定时间最小为目标,确定DV换道轨迹和相邻车道协作车辆的速度变化,引导车辆完成协同合流,既能保障车辆安全换道,还能降低换道造成的速度振荡传递。同时,为快速恢复DV换道造成的目标车道车辆速度波动,对上游车辆(UV)采取先进先出规则的换道控制策略。所提协同避让紧急车辆的策略考虑了车辆协同换道对交通流的整体影响,并在原有换道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速度波动传递的控制方法。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上下游协同换道策略最短换道时间为6s,此时紧急车辆距前车78.66 m时发送避让信号。同时研究发现,恢复交通流速度稳定所需的时间为29 s,比未采用上下游协同换道策略降低了34%。  相似文献   
210.
易荣  贾开国 《隧道建设》2022,42(12):1977-1984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中国提出了“双碳”战略目标。科学系统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将为碳源减排与碳汇增容提供有力支撑。首先,基于地下空间的自然资源属性和人工建筑属性,提出地下空间2种减排增汇方式: 其一是利用地下可再生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其二是利用地下空间置换地表土地增加城市生态绿地。然后,以具体实例和数据支撑,多角度分析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与“双碳”战略目标关系,即: 提升碳吸收能力;降低能耗、储碳固碳;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最后,提出“双碳”战略背景下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即: 工程建设转向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平面扩张转向地上地下协调发展、工程施工转向低碳生态技术、单一资源开发转向统筹复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