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4篇
  免费   406篇
公路运输   3044篇
综合类   3117篇
水路运输   2936篇
铁路运输   1924篇
综合运输   39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439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518篇
  2013年   649篇
  2012年   701篇
  2011年   858篇
  2010年   852篇
  2009年   967篇
  2008年   866篇
  2007年   971篇
  2006年   967篇
  2005年   621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81.
渌水特大桥岩溶桩基础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如安 《铁道勘察》2005,31(3):62-65
结合浙赣铁路渌水特大桥大孔径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实践,介绍了岩溶地基条件下桩基础的成桩方法和施工工艺,以及常见施工事故的避免和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2.
在溶洞发育的可溶岩地层修建隧道,极易发生突泥涌水灾害,在治理溶洞的众多方法中,大管棚支护技术能起到防塌与增加结构强度的重要作用。介绍管棚技术的设计、施工及安装过程。  相似文献   
83.
桥梁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法及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春  王春宝  刘成 《铁道勘察》2005,31(4):29-31
以某桥梁施工控制网为例,介绍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复测方法及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84.
提出一种新型的抗滑结构体系,即拱形单元组合抗滑桩,并总结了几种结构组合形式;以工程实际为背景,在假定抗滑桩为刚性嵌固的前提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上部结构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抗滑桩具有良好的空间受力性能和整体刚度,顶端位移较常规抗滑桩有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85.
SDH(同步数字传输)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故障处理应遵循先抢通、后处理,先外部、后传输,先单站、后单板,先线路、后支路,先高级、后低级的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86.
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器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器件的结构设计及设计参数的选择,设计了ST和AT不同切向的石英晶体材料做压电基片材料的三种振荡器,通过电性能参数的测试,比较了三种振荡器的性能优劣。  相似文献   
87.
按照等效设计波的概念由给定的波浪参数对波浪载荷进行直接计算,根据模型试验得到的顶推载荷,利用惯性释放功能,对8000t级江海直达推船进行全船结构强度,特别是顶推装置连接部位的局部强度进行有限元直接计算分析,依据CCS有关规范和指南进行结构强度的衡准。  相似文献   
88.
恢复是实现容错系统容错目的和提高系统可用性的重要环节.基于自行研制的TMR容错服务器系统,提出了。种以检查点为基础的进程复制恢复技术,主要介绍恢复机制的整体结构和实现的关键技术一检测点保存与恢复技术(checkpointing/restart)。  相似文献   
89.
基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安保对车地无线通信网络的需求,通过对WLAN(无线局域网络)及TD-LTE(时分长期演进)技术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更为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TD-LTE车地无线技术方案.结合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的实例,验证该方案能够实现高速移动状态下的大带宽传输、多业务承载,可解决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的瓶颈问题,满足承载需要.  相似文献   
90.
根据大连第二轮线网规划,探讨目前线网规划技术中三大热点问题,"面-点-线"规划新内涵、规划时序争议、市域与市区网融合模式的争议。认为在当前形势下,"面-点-线"规划思路中,"面"不仅包括线网规模,更强调"层次";"点"也不局限在大型客流集散点,还包括各种功能区;"线"也不仅包括空间上的道路走廊,还应强调各"点"时间上的联系。针对规划时序,建议采用先远期后远景然后回归远期的规划思路;针对市域网和市区网的融合,建议采用枢纽和多点多线外围切向衔接模式,利用城市轨网及公交网完成市域线的集疏散,慎用穿越中心城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