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1篇
  免费   333篇
公路运输   2674篇
综合类   2834篇
水路运输   2567篇
铁路运输   1811篇
综合运输   35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594篇
  2012年   621篇
  2011年   772篇
  2010年   740篇
  2009年   828篇
  2008年   774篇
  2007年   900篇
  2006年   876篇
  2005年   576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城际铁路既具有普通铁路的运营特点,又具有公交化运营特点,在一些城市还需与地铁实现同台无障碍换乘。通过对成都至都江堰铁路票务系统的需求分析,提出城际铁路票务系统票制问题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2.
对材料8822H钢进行了接触疲劳试验,通过失效判据判定材料失效寿命,从而得出试验点数据,再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出8822H钢接触疲劳P-S-N曲线。根据试验试样的失效形式,从疲劳剥落坑形貌及剥落坑深度2个方面对8822H材料的接触疲劳失效进行了分析,为齿轮的抗疲劳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3.
围绕轨道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理念及深圳轨道交通6号线前期综合研究案例,剖析了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及政策法规体系的现状,解析了TOD(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模式.针对国内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现状,借鉴“地铁+物业”综合发展模式成功案例的经验,在深圳轨道交通6号线的建设实践中,提出了既具有可操作性又能保证轨道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工作方法,既遵循了当前的政策、法规和建设管理规范,又在探索技术整合和规划优化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134.
提出一种轨道竖向振动能量采集的新方法.基于轨道竖向振动的激励模型,建立轨道竖向振动理论模型;基于压电陶瓷,建立轨道振动能量转换耦合模型.初步探讨了轨道振动能量采集对轨道安全性的影响,同时对轨道振动能量采集的规模和最佳负载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电能以短暂、爆发性的方式输出,需要匹配快速能量回收电路与储能元件.所提出的轨道振动能量采集方法为轨道竖向振动能量采集、回收和再利用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5.
简述了西门子FTGS 917轨道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日常运营中经常遇到的轨道电路红光带故障、粉红光带故障,以及故障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36.
从瀑布式程序设计的角度,综述了苛求系统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可靠性方法、技术和模型,包括需求形式化建模与验证、屏蔽设计错误的多版本软件容错、函数式程序设计以及可靠度评估模型等。总结比较各自适用的开发阶段、面向的目标错误类型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7.
以重庆轻轨3号线为例,针对单轨高架桥安全逃生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应用基于TRIZ理论常用创新方法及Innovation Studio软件平台的可行性研究途径,建立了该高架桥安全逃生系统组件模型。经过展开分析,发现了该组件模型的主要矛盾;根据矛盾的量变指标在矛盾矩阵中获得其对应的创新原理;基于原理的指导方向产生了针对性的初步方案设计,体现了研究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对单轨高架桥逃生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8.
结合车载安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ARM7系列为核心控制器,采用SOPC技术,设计了一种全新的VME总线接口MVB通信板卡。重点介绍了基于USB通信接口,使用VC++6.0开发的上位机试验环境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9.
落实科学发展观,采用科学发展模式,关键在于结合实际、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将信心和动力通过实际工作转化为经济效益。此文以施工管理和节约能耗为例,阐述大型工程建设应优化资源配置,按施工组织设计配备各类人员,各类材料要按规领取,节约使用和有序囤放。工程管理中应根据建设规模合理选定现场检测点,以节约路途时间和能耗,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0.
北京地铁14号线郭庄子站至大井站区间风井兼轨排井明挖深基坑,最大开挖深度25.5 m,地质复杂,地层自上而下为人工堆积,砂层,卵石层,漂石层,基坑采用全套筒跟进钻孔锚索外支撑支护形式。锚索施工是支护施工的关键,从钻孔注浆,锚索制作安装张拉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